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水泥需求仍將高位運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0-1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證券時報
核心提示:水泥需求仍將高位運行 
  我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已成定局,在這種形勢下,水泥行業的發展情形將會如何?對此,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徐永模、中國建材規劃院院長劉長發等業內專家通過對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的分析,認為水泥需求將在高位運行較長時間。

  徐永模認為,當前宏觀經濟調整效應已經顯現,過熱的投資得到抑制,房地產投資增速出現下滑,水泥和水泥制品產銷增速也隨之下降。

  從國家投資行為即重大基礎工程建設投資來看,西部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災區重建、環渤海經濟區、中部崛起、東部和沿海城市的現代化、各種可再生能源工程、環保工程、農田水利工程、水電工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建設仍將進行,提高城鎮化水平的基本設施建設、各種保障性住房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建設也將繼續。

  因此,徐認為,中國經濟仍處在較快發展時期,水泥作為建筑結構材料的主體地位在可見的將來不會被取代;水泥需求將在高位運行較長時間。

  劉長發則認為,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推動中國建筑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建筑業市場將處在持續增長時期。并且,他預計中國的建設高峰期有可能在2020年左右出現,預計從2040年開始,中國建筑業的發展將進入動態平衡期。

  劉認為,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正處在技術結構全面優化、生產力重新布局同時并舉,水泥市場整合交叉進行的時代。中國水泥市場增長潛力最大的在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市場。未來3-5年,全國的水泥年需求增速有可能保持5-7%的速度增長。但是局部地區,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由于產能嚴重過剩,市場競爭會異常激烈。

  從長遠看,徐永模認為,水泥行業發展的后期產能過剩不可避免。不過由于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發展速度不同,發展需求不同,這個過程的發生時間也將不同。

  水泥行業的市場風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隨著宏觀經濟調控、基本設施逐步完善,市場達到飽和,水泥需求下降的風險;二是替代風險,即混凝土結構被其他結構部分替代的風險,水泥被其它膠凝材部分取代的風險以及水泥混凝土制品被其它材料制品取代的風險。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