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筑垃圾年均產生量達數千萬噸!這些垃圾何去何從?處理是否環保高效?帶著這些問題,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大一學生走訪建筑工地、拜訪環衛專家,過有意義的暑假。
學生祝嘯龍是本次調研負責人。在他組織下,來自安全工程專業的13名大學生組成城市垃圾處理調查小隊,花半個月查閱相關資料,做好調查問卷,在閘北、楊浦等6個區展開調研活動。讓隊員們自豪的是,發放的200份問卷全部得到有效回收。
調查問卷反映出居民對建筑垃圾的處理意識還有待提升。有的居民對建筑垃圾的概念模糊,認為廢電池這類有害生活垃圾屬于建筑垃圾,而將各種包裝材料、裝飾裝修廢料等真正的建筑垃圾排除在外。近半數受訪者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建筑垃圾。
8月初,帶著這200份“功課”,同學們分別來到建筑工程隊和環衛部門訪問。看到整理好的一摞關于建筑垃圾處理資料和問卷調研結果,嘉定文勇建筑工地一線工程師陳師傅很感動,詳細介紹了工程隊對于建筑垃圾的處理情況:混凝土塊、石料、鋼筋、廢木片等建筑垃圾可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垃圾則通常采取填埋等處理方式。“合理利用各種建筑垃圾資源,才是真正的綠色環保”。
環衛部門負責人說,未經任何處理的建筑垃圾,不但會耗用大量建設經費,還會造成環境污染。據介紹,當前本市建筑廢棄物中,大部分工程泥漿通過管道運輸到海邊圍海造田,或者運至固定灘地堆放和再利用;大部分裝潢垃圾采取填埋方式;部分建筑垃圾砌塊或成為新建筑骨料。了解情況后,同學們深有感觸:“節能環保,應該從每個人做起。”
學生祝嘯龍是本次調研負責人。在他組織下,來自安全工程專業的13名大學生組成城市垃圾處理調查小隊,花半個月查閱相關資料,做好調查問卷,在閘北、楊浦等6個區展開調研活動。讓隊員們自豪的是,發放的200份問卷全部得到有效回收。
調查問卷反映出居民對建筑垃圾的處理意識還有待提升。有的居民對建筑垃圾的概念模糊,認為廢電池這類有害生活垃圾屬于建筑垃圾,而將各種包裝材料、裝飾裝修廢料等真正的建筑垃圾排除在外。近半數受訪者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建筑垃圾。
8月初,帶著這200份“功課”,同學們分別來到建筑工程隊和環衛部門訪問。看到整理好的一摞關于建筑垃圾處理資料和問卷調研結果,嘉定文勇建筑工地一線工程師陳師傅很感動,詳細介紹了工程隊對于建筑垃圾的處理情況:混凝土塊、石料、鋼筋、廢木片等建筑垃圾可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垃圾則通常采取填埋等處理方式。“合理利用各種建筑垃圾資源,才是真正的綠色環保”。
環衛部門負責人說,未經任何處理的建筑垃圾,不但會耗用大量建設經費,還會造成環境污染。據介紹,當前本市建筑廢棄物中,大部分工程泥漿通過管道運輸到海邊圍海造田,或者運至固定灘地堆放和再利用;大部分裝潢垃圾采取填埋方式;部分建筑垃圾砌塊或成為新建筑骨料。了解情況后,同學們深有感觸:“節能環保,應該從每個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