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災后重建連續三年四川年需億噸水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8-0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中國證券報  作者:李若馨
核心提示:災后重建連續三年四川年需億噸水泥
  今明兩年四川地區將出現每年4000萬噸左右的供應缺口  
 
  汶川地震后,四川地區究竟有多大的水泥需求?5000萬—1億噸,各種版本,眾說紛紜。

  近日,記者從有關渠道拿到了中國水泥協會根據災區水泥行業實際受損情況以及當地災后重建規劃起草的“水泥產業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四川地區未來3年每年都會出現1億噸左右的水泥需求,相比四川當地已擁有的產能,今、明兩年四川地區將出現每年4000萬噸左右的供應缺口。

  四川水泥生產體系未被擊垮

  在此次地震中受災的水泥生產線主要集中在成都、德陽、綿陽等地。

  災前數據顯示,成都市水泥生產能力1390萬噸,2007年水泥產量1011萬噸。在此次災害中,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兩條4000t/d生產線受損嚴重,粉磨能力很快可以恢復,預計燒成系統3個月可以恢復;四川亞東水泥有限公司4200t/d生產線沒有受損,已恢復生產。

  德陽水泥生產能力485萬噸,2007年生產水泥431萬噸。全市僅德陽利森水泥有限公司有一條2500t/d新型干法生產線在地震中受損嚴重,但粉磨系統已恢復生產,預計3個月后全面恢復生產。什邡、綿竹地區立窯水泥企業損毀73萬噸產能,其余產能可以在短期內恢復生產。

  綿陽水泥生產能力592萬噸,2007年生產水泥430萬噸。主供應商四川雙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5號濕法窯被損毀,不能恢復生產,損失產能100萬噸,6-7號窯預計3個月后恢復生產。另有49萬噸產能損毀,其余企業已經或在近期恢復生產。

  其他受災地區沒有新型干法企業,生產能力損毀在30萬噸左右,其余企業短期可以恢復生產。

  從四川省水泥行業總體來看,地震損毀無法恢復產能約250余萬噸,僅占全省水泥產能的3.2%,占受災地區水泥產能的8.5%,其中濕法窯能力100萬噸,立窯110萬噸,其他窯型40萬噸。可見,地震并沒有對四川省的水泥生產體系造成破壞性打擊。由于損毀產能集中在重災區,故重災區在災后重建中會出現水泥供應失衡。

  連續三年四川水泥年需求億噸

  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間,四川省水泥產量由3470萬噸,增加到6214萬噸,年均遞增速度達到15.7%。即使沒有地震的影響,四川省經濟建設對水泥的需求也正處于持續增長階段,“十一五”期間全省水泥需求將形成較快的增長走勢。以近幾年四川省GDP、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為依據,水泥協會方面初步確定到2010年四川省水泥需求量為8000萬噸。參照當地 “十一五”規劃目標以及綜合考慮了所在地區“十一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規劃,預計到2010年,受災六市州(成都、綿陽、德陽、廣元、雅安市和阿壩州)水泥需求合計為4330萬噸,約占全省水泥需求總量的54%。

  而災后有眾多倒塌損毀房屋亟待重建。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最新的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報告,全省農村住房倒塌和嚴重受損共計347.6萬戶、1357萬間;城鎮居民住房倒塌和嚴重受損8830萬平方米;全省受災工礦企業16320戶,受損廠房4723萬平方米。依此數字計算,農村房屋建設的水泥用量為3763萬噸,城鎮居民房屋建設用量為1800萬噸,基礎設施建設用量3916萬噸,工業廠房建設用量480萬噸,災后用于重建的水泥需求總量在9959萬噸。

  按照國務院三年基本完成災后重建并恢復到災前水平的指示精神,四川省政府制定了詳細的重建恢復計劃。即2008年分別完成農村房屋重建、城鎮房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損毀廠房建設的70%、20%、10%和80%,2009年則將完成上述重建工作的30%、40%、50%和20%,到2010年底最終完成城鎮房屋建設的40%和基礎設施建設的40%。依此計算,2008年至2010年,用于重建的水泥年需求量分別為3770萬噸、3903萬噸和2286萬噸。

  考慮到災后重建可能對正常經濟建設的投資力度造成影響,在考慮正常水泥需求一定核減量的基礎上,中國水泥協會初步測算出未來三年四川省水泥實際需求量分別為:2008年9890萬噸;2009年10193萬噸;2010年9086萬噸。而受災六市州未來三年的水泥需求量則分別為7075萬噸、7300萬噸和5958萬噸。

  短期缺口4000萬噸

  根據上述計算,2008年和2009年是全省水泥需求的高峰期,與四川省現有水泥能力相比,將有超過4000萬噸的水泥產能缺口。根據四川省經委的初步統計,2008年底前全省可新增水泥產能1760萬噸,但這仍然難以緩解水泥市場的缺口。而隨后到來的2009年將是水泥需求缺口最高的年份,缺口量高達4542萬噸。即便再加上2008年的新增能力,也將有2782萬噸的能力缺口。

  再考慮到四川是個相對封閉的區域市場,正常年份水泥跨省的輸入和輸出量不大,每年與周邊省份間只有少量水泥往來流動,以相鄰省份間的交流為主,主要包括云南、陜西和貴州等省。2007年第四季度,四川省水泥需求量急劇增長,水泥價格短期快速上揚,鄰近的重慶、湖北乃至江西等省市的水泥也開始流入四川市場。目前這種現象仍在持續,并有在災后重建期內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參與調研的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莊春來表示,四川省政府所提出的“在2008年內完成70%的農村房屋建設的恢復,剩余30%在2009年完成”顯得過于樂觀。因為這意味著2008年將有240多萬戶農村房屋完成建設,而這240多萬戶農民需要在年內每戶湊齊建房所需的4萬元資金(以農村建房5萬元/戶計算,國家計劃補貼給每戶農民1萬元)。他預計,整個災后重建周期可能會有所延長,而一旦周期延長,歷年的水泥需求量也將做相應攤薄。
  
  “受到四川需求的影響,湖北曾經南下安徽的水泥,自然不會再向南方供應,這種階梯型的價格上漲是顯而易見的。”此前,浙江上峰水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俞鋒曾經向記者描繪了這樣一幅全國水泥行業將受惠于災后重建的供給缺口而呈現全面價格上揚的美好畫面。

  然而,事實真的會如水泥從業者期待的那般美好么?根據數字水泥網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水泥市場平均價格為325.36元/噸(P.O42.5散裝),與去年同期的295.08元/噸相比,上漲了30.28元/噸,漲幅為10.26%。其中,地震后的6月份,全國水泥平均價格為358.96元/噸,比去年同期上漲20.55%,居月度同比漲幅之冠,比處于第二位的3月份月度同比漲幅高出了10.02個百分點。

  如果有人單憑這一點就判斷全國水泥的價格受到災后重建因素而大幅提振的話,就不妨再看看下一組數據。國泰君安的報告顯示,以水泥出廠價格減去噸水泥耗煤成本(耗電成本亦折算成煤耗)計算出的“水泥標準煤價格差”,在6月份的數值為208.6,環比則要低于5月份時的221.3,同比甚至低于上年同期的227.3。此組數據顯示,雖然6月份水泥價格上漲“兇猛”,但這“兇猛”并非源于底氣十足的供需關系,而是源于順路搭車的成本推動。6月份的數據顯示,水泥價格并未完全覆蓋煤炭成本的上漲,這順風車搭得似乎也有些勉強。

  更值得注意的是,7月上旬,煤炭價格環比上漲了19%,同比漲幅為109%,水泥價格的平均環比漲幅僅為6%,同比提升19%,成本轉嫁壓力似乎較6月份有過之而無不及。

  兩組數據比較下來,不知有多少人還能夠寄望災后重建將全國水泥價格拉上一個新臺階。

  除此之外,我們不得不看到,我國的水泥市場從整體來講還是一個買方市場,浙江、河南、江蘇等地都曾經或正在經歷著供應過剩的微利生存環境。四川災后重建市場的供應缺口,難以撼動全國市場供應略微過剩的局面。

  另外,由于水泥行業的集中度分散、行業準入門檻較低,再加上水泥供應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一旦出現供不應求的苗頭,就會有眾多新產能躥升出來填補空白,最典型的例子正是現在四川市場放量式的新審批項目。

  筆者認為,四川的災后重建,對于全國水泥行業來說,充其量是一個借題漲價的預期。

  四川的供應缺口和豐厚的利潤,讓久未開過“葷腥”的江浙一帶水泥企業老板食指大動,紛紛涌入四川企圖分一杯羹。而在瘋狂投資背后,等待他們的究竟是長盛不衰的水泥盛宴,還是另一個“浙江版”的殘羹冷炙,我們將拭目以待。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