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行業經歷了2012年整體業績低谷后,4月24日,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在中國水泥市場論壇上表示,2013年一季度水泥量上去了,但價格還沒有上去。
但同時,他認為,隨著國內固定資產及基礎設施投資的不斷增加,未來市場對水泥商品的需求增長至少還會持續10年,所謂的水泥市場拐點還沒有到來。
隨著水泥行業兼并重組步伐的加快,在國內諸多水泥板塊中,西南地區在雅安地震后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據統計,2012年,雅安地區的水泥產量僅為328萬噸,總量在四川屬于較少的產區,僅占全四川省不到3%。但就整個四川地區,中國建材、四川雙馬、四川金頂、華新水泥及海螺水泥等多家水泥企業在多地均有布局。
多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雅安地震災后重建將增加水泥需求,刺激當地及周邊水泥企業價格,從而拉動當地水泥及建材市場。
川渝水泥或爆發
據了解,目前在四川地區A股水泥上市公司主要有四川雙馬和四川金頂兩家,中國建材集團旗下西南水泥在雅安地區有四家,即治權皓宇水泥、四川泰昌建材集團、天全縣二郎山水泥、兆山新星四川天全水泥。
據招商證券統計,目前雅安、成都、眉山、樂山四市一共有33條熟料線,熟料產能為3546萬噸,占到全省熟料產能的36%。西南水泥是這幾個地區最大的水泥企業,共有12條熟料線,熟料產能為1197萬噸。
據相關媒體報道,地震致使受災水泥企業全部停電停產,部分辦公樓、中控樓、發電樓、銷售樓、食堂、宿舍等建筑墻體嚴重開裂,部分圍墻倒塌,部分設備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和損毀,經過初步的調查了解,目前沒有重大人員傷亡。
水泥人士認為,如果企業生產未受影響,當地及周邊水泥企業將會在災區重建方面發揮重要作用。4月22日,中國建材集團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向災區發出了首批捐贈水泥。
來自興業證券的分析顯示,在汶川地震及四萬億投資的拉動下,四川省經歷了2009-2011年連續3年的需求大爆發,水泥產量增速分別達到46%、50%、21%。
然而,伴隨2012年宏觀經濟的不景氣,四川省水泥需求增速大幅回落,水泥產量、熟料產量增速僅分別為-0.2%、-2.8%。
中國水泥專家張金營認為,從地震等級和區域來看,雅安地震對行業的影響要弱于汶川地震,相比汶川地震后水泥企業的三年爆發期,此次當地水泥企業集中爆發期或將持續一年。但由于水泥運輸半徑有限,受災周邊地區水泥需求將會顯著上升,而對其他地區影響不大。
需求拐點未到
據記者了解,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降至7.8%,為十多年來增速最慢的一年,其市場的直接反映是對大宗商品原材料、能源的需求增長也下降至個位數。
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表示,水泥市場維持個位數的需求增速,預示著行業將進入一個穩定期,而在這個穩定期內,行業面臨著產能過剩、完善產業布局、產能轉移、環保和資源利用四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水泥產能過剩依然是困擾水泥行業的一大癥結。
據孔祥忠介紹,2012年全行業產能利用率75%以下,部分省市全年停窯時間達150天,今年初是一個去庫存的時期,但去年新增1.6億噸熟料產能釋放沖擊著一季度8.2%的市場增量。地方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是產能過剩的主因,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個別投資商的投機行為是水泥產能過剩的次因。
2013年全年預計有1.2億噸新增熟料產能,意味著新增產能的增速為7.5%,根據預測市場需求增長6%的推算,水泥產能過剩壓力有增無減。
據了解,2012年過剩水泥產能實際已經超出當年水泥需求量的8億噸,2012年底全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共有1637條,京津冀、陜甘寧、川渝地區水泥過剩非常嚴重。
在產業布局方面,陳柏林表示,2012年是水泥行業并購的高峰期,水泥市場下行為并購提供了有利的市場機遇,其中40%集中在西南地區。
與此同時,新型城鎮化建設及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是水泥、鋼鐵等原材料工業商品需求的持久源泉。孔祥忠在會上稱,未來市場對水泥的需求至少會持續十年,所謂的水泥市場需求拐點還沒有到來。
2013年,中國政府設定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將增長18%。今年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9%,基礎設施(不包括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投資8525億元,同比增長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