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節能建筑是發展趨勢 朗詩致力做好領跑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5-2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住在杭州網
核心提示:節能建筑是發展趨勢 朗詩致力做好領跑者

  5月19日,杭州第八屆最佳人居展最后一天,在和平會展中心舉行了一場“走進朗詩·走進綠色科技住宅”的論壇。 

  
前紐約規劃局局長、房地產設計聯盟CEO饒及人、深圳建筑科學研究院院長、建設部節能專家委員葉青、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李萍、朗詩地產CTO、朗詩地產副總裁謝遠建四名嘉賓以及著名房產主持人丁建剛的縱橫闔捭、由淺入深,從項目到全局,深入地剖析和解構了“綠色科技住宅”的內涵和外延,為本次人居展“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主題進行了深度的挖掘。

  饒及人:綠色建筑是世界建筑的發展趨勢和方向

  
作為在對國際綠的科技住宅的發展歷程頗有研究的專業人士,饒及人指出:“綠色建筑是世界建筑的發展趨勢和方向。”

  
前紐約市規劃局局長 饒及人
  
  這幾年,大家都在說“綠色”,從食品到GDP都被貼上了“綠色”的標簽,在住宅上,“綠色”也成了一種新的時尚和標準,卻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綠色住宅。饒及人首先闡述了“綠色建筑”的定義和內涵:“要達到三恒、三低、三高,我們的目標是恒溫、恒濕、恒氧。三個低是低噪音、低塵土、低維護,三個高是高回收、高效率、高社會責任。”從“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和“兒孫自子兒孫福”兩句諺語,饒及人從規劃跟建筑上的取舍論證了綠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時饒及人指出綠色建筑不是黑色建筑,綠色建筑是世界建筑業由黑色產業轉向綠色可持續發展產業的重要途徑,綠色建筑是可持續發展觀在建筑業中的具體體現。綠色的生態建筑也不是簡單的樸古返真,是建筑業的一場革命,是產業革命以來對傳統建筑提出新的要求,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綠色建筑在各國有不同的稱呼日本稱為“環境共生建筑”,歐洲和北美國家也把綠色建筑稱為“生態建筑”,臺灣稱為“永續建筑”,中國沒有對綠色建筑和生態建筑進行區分結點,通常稱為“綠色生態建筑”。饒及人指出,學術界對綠色建筑有各種不同的論點,但是有兩個是一致的,一是要求綠色建筑關注對全球生態環境、地區生態環境及自身室內外環境的影響。二是要求綠色建筑關注建筑本身在這個生命周期內,即從材料開采、加工運輸、建造、使用維修、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各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英國的BREEM,德國的LNB,加拿大的GBTTOO1,美國的LEED,澳大利亞的NABERS,法國的ESCALE,挪威的ECOPROFILE,雖然各國都有不同的評估綠色建筑的體系,但是,“基本上把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節約資源能源,建設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為目標。”饒及人介紹,這些體系都從場地選址與規劃,自然生態環境影響,節能資源能源和可再生資源能源利用,室內外環境質量等方面制定量化標準和相應的評估體系,這些評估體系對指導綠色建筑設計、建設等方面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近幾年美國實施的綠色生態建筑所取得的在保持和恢復生物多樣性,資源消耗最小化,降低對大氣,土壤和環境的污染方面的成效上,饒及人指出使用綠色的好處,在操縱費用上可以下降8%—9%的操作費用,平均建筑無物價值增長了7.5%,房租增長3%。

  葉青:綠色建筑的核心是平衡

  “實際上綠色建筑的核心是平衡。”在饒及人總結的綠色建筑定義的基礎上,葉青進一步深化了綠色建筑的內涵。

  
葉青從我國綠色認證評價標準闡釋了綠色建筑跟技術體系的關系,葉青又從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運行管理、室內空氣品質、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地與室外環境六個方面用圖示向大家介紹了綠色建筑。葉青指出,“節”字意味著讓大家少用,室內空氣品質是關注到健康,運行管理關注到了結果,一個建筑是不是綠色、是不是節能,不光是建設過程中有這樣的理念,使用過程也很關鍵。“一個維護結構做得非常好的節能建筑,你開門窗、開空調最后還是浪費能源了。我們一個破破爛爛的鐵皮房,但是住在里面的人很環保,最后可能他的電費也是非常省的,所以它跟運行管理是非常有關系的。這幾個技術是互相有矛盾、也是互相制約的。”葉青認為做到“平衡”是綠色建筑的難點所在。

  第二個平衡葉青認為是在功能造價和形式上,“因為我們不能為了做節能不需要舒適。最后,它還有外圍的大循環,任何的綠色建筑實際上是非常尊重這個建筑所處的環境,所以它和政治、經濟、氣侯、管理、人文非常有關系。”

  在做到平衡的過程中,葉青指出了綠色建筑應該追求的目標:“首先它要追求舒適、健康的人居環境,因為所有的活動都是因為人類是沒有基因進化完成的生物造成的。因為你不能適應苛刻的自然條件所以你要用人工環境營造舒適、健康,過去我們只講舒適、健康,但是現在不行,要有兩個資源條件給你。在這個過程當中,這三者當中你的關注點中心偏向哪里,所以它有時候取名會不同,如果你的中心偏向建筑要最少的影響外界環境,它往往是生態建筑,如果關注與關注舒適健康的人居環境,它往往被叫做住宅,最少的消耗自然資源一樣,它和完全的節能住宅是有概念上的差異,它更全面、更綜合。”

  李萍:綠色建筑以綠色建筑標識為標準

  
在饒及人、葉青對綠色建筑的定義、概念以及一些標準給大家做了簡單的介紹后,李萍從執行層面為大家介紹了國家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專業委員會對綠色建筑評定的標準。

  “我們現在在做綠色建筑,在目前階段還是以一個推薦性的,但是在做綠色建筑標識、評價的時候,在建筑節能這方面它首先必須是要做建筑能效考評的。”李萍指出,對于建筑能效的測評,建設部已經發布了暫行的管理辦法和評價的技術導則等一系列文件,也做出了一個建筑能效測評等級的證書。在現場,李萍也為大家展示了該證書的復印件,該證書上有一個由一個五邊型組成的標實表示建筑物圍護結構的形式,里面有三個“E”,第一代表了節能的性能,第二是經濟性,第三是它對環境的影響。

  李萍還向大家介紹建筑能效測評分五個級別,一級的級別應該是達到節能50%—65%的標準,從二星到四星是反映了建筑物能耗與建筑節能標準相比較,以超過標準的程度來判定的。最高的級別是達到你建筑節能性能之外,還包括了建筑物里所采用的比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還有一些先進的節能技術措施的采用,它在測評的時候要給予加分,超過60分的話會給你加上一星,這是能效標識。

  謝遠建:朗詩力求“真綠色”,做綠色科技住宅的領跑者

  對于丁建剛替廣大購房者提出的“朗詩到是真綠色還是假綠色”的疑惑,朗詩首席技術執行官謝遠建頗為自信:“說真綠色還是假綠色?等李萍女士的標簽貼上了,就會告訴大家到底它是真綠色還是假綠色,目前我們是往國家要求的方向努力。我們也在思考到底怎么樣做一個綠色的企業,所謂綠色企業是有很好的可持續性,它是能夠為社會作貢獻,并不僅僅是眼睛只盯著錢,這樣的企業我想是不會走長遠的。”  本網現場采訪朗詩地產集團副總裁謝遠建

  
2004年初,就開始著手研發科技地產,那時候全國做這類產品的企業不超過個位數,朗詩在綠色科技住宅領域,是實打實的領跑者。“我們覺得社會要想持續的發展下去,對能源方面一定要克制,就是使用能源要盡可能的節約,所以我們想用盡可能多的技術做節能方面的工作。第二,我們是一個開發商,我們做的產品是要賣給客戶的,所以我們要給客戶提供的是健康、舒適的產品,不僅僅是節能、環保。”謝遠建闡明了公司當初決定朝科技地產方向發展的初衷。

  人在不斷的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和一種幸福感,這種幸福感很復雜,作為跟大家生活密切相關的住房,人們更要求它能夠提供一個很健康、舒適的環境,朗詩正是基于這樣一種生活規律和發展需求出發,來打造既舒適又環保的住宅產品,不僅對住戶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也要最大可能地降低能耗,減少環境污染。“如果我們不考慮能源的消耗,不考慮對環境的保護,那么我們做的是不利國的產品。其實我們企業也在爭論,最后我們下定決心去做一個利國利民的產品,至于是不是能夠被打上“綠色”的標簽,這還得我們去尋找專家更多的幫助,盡可能的更加符合標準所要求的方方面面。但是,目前在很多方面,我們是遠遠超出了標準的要求。”謝遠建的自信有足夠堅實的事實支撐:朗詩科技住宅的第一批產品在2006年十月份在南京交付的,到現在是經過了兩個冬季、一個夏季,系統運行都維持在正常的波動范圍之內。

  在談到科技住宅的居住成本時,謝遠建提出這樣的觀點:費用和舒適度之間實際上是一個未必對應的關系。“我們在合同中承諾了客戶的舒適水平,如果在這個時期想要提供綠色的產品在市場上,你不能夠保證它的舒適性和健康性,那這個產品是沒有價值的,客戶不會接受它,所以我們在合同當中約定了,而且我們自己的物業公司來進行維護和管理,保障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這個費用隨著未來能源價格肯定黑上升,像我們的電價、油價以及人工費用,隨著社會發展是在往上走的,隨著國家的CPI的水平和經濟發展的水平,它適當的去調整,我們是保證不在這方面賺取客戶的利潤。”而如果從更高的層面來看待朗詩這樣的產品,其消耗能源的總量比常規建筑要少很多,從綠色建筑角度來說它的貢獻是無形的。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