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蕪湖墻體材料改革建筑節能和發展散裝水泥辦公室獲悉,去年市區新型墻材應用比例達到98.5%,全市散裝水泥供應量突破百萬噸大關,在全省名列前茅,綠色建材市場出現產銷兩旺的局面。我市利用經濟杠桿調動企業生產積極性,有效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節能減排。
據悉,去年該辦深入我市墻材與水泥生產企業,在加強質量管理的同時,積極為企業提供服務和幫助,主動提供市場信息,參與技術項目的設計與施工,鼓勵和扶持恒基、鑫誠綠源、新瑞等規模企業繼續做大做強;結合水泥行業結構調整,加大對旋窯水泥企業散裝水泥的推廣力度,關停部分立窯企業,減少小企業水泥的市場份額。各縣區散裝水泥專項基金和墻改專項基金的征收、管理、使用工作有條不紊,加速了散裝水泥和新型墻材推廣應用向城鄉延伸,充分發揮了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
2007年,蕪湖新墻材產量15億標塊,市區采用新型墻材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新墻材應用比例達到98.5%,經換算,可節約土地2475畝,節約標煤9.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廢氣排放0.18萬噸;全市水泥生產企業(不含海螺集團在蕪企業)散裝水泥供應量突破百萬噸大關,僅此一項節約包裝物及相關資源消耗,折合經濟效益就達4000萬元以上,為蕪湖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奠定基礎。
據悉,去年該辦深入我市墻材與水泥生產企業,在加強質量管理的同時,積極為企業提供服務和幫助,主動提供市場信息,參與技術項目的設計與施工,鼓勵和扶持恒基、鑫誠綠源、新瑞等規模企業繼續做大做強;結合水泥行業結構調整,加大對旋窯水泥企業散裝水泥的推廣力度,關停部分立窯企業,減少小企業水泥的市場份額。各縣區散裝水泥專項基金和墻改專項基金的征收、管理、使用工作有條不紊,加速了散裝水泥和新型墻材推廣應用向城鄉延伸,充分發揮了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
2007年,蕪湖新墻材產量15億標塊,市區采用新型墻材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新墻材應用比例達到98.5%,經換算,可節約土地2475畝,節約標煤9.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廢氣排放0.18萬噸;全市水泥生產企業(不含海螺集團在蕪企業)散裝水泥供應量突破百萬噸大關,僅此一項節約包裝物及相關資源消耗,折合經濟效益就達4000萬元以上,為蕪湖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