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1億元,將國道317線郫縣段至太清路段改建為城市道路;投資7.2億元,擴建沙西線郫縣段,同時投資2億余元,將沙西線延伸到都江堰;投資1.2億元,將IT大道從郫溫路口向西延伸到中國農家旅游發源地——友愛鎮農科村,并一路抵達都江堰……2008~2012年,郫縣將新建道路81公里,改擴建道路111.6公里,完善交通配套設施,形成“一軌一快二高四干八網化”的現代化路網新格局,加上完善運輸站點和公交網絡,未來五年,郫縣將投入近50億元巨資,構建現代化交通體系。
“結合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建設,作為全市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示范縣的郫縣交通,首先要在‘全域成都’理念指導下,牢固樹立城鄉統籌和‘先行先試’的意識,圍繞提升公路對外形象、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和城市發展、農村新型社區和集中居住區建設,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以強化運輸發展為重點,以加強管理創新為動力,深化‘大交通、大公交’和交通全覆蓋理念,全面提高交通組織水平。”郫縣縣委書記楊洪舉,縣委副書記、代縣長景民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郫縣將用五年時間,構筑總體規模適應、路網布局合理、運力結構優化、運行管理科學、交通銜接順暢的現代化交通框架,爭創西部第一,全國一流,為富民強縣提供堅強的交通支撐。
輕軌六組團環線零距離對接
根據《郫縣交通建設發展規劃》,未來五年,郫縣將實施“兩縱三橫”新建工程,縱向以干線公路的建設方式,主要解決與溫江區、彭州市、新都區的交通暢通問題;橫向以城市干道的建設方式,主要解決東與成都市區、西與都江堰旅游區的交通暢通和道路形象問題。同時將同步實施環線快速通道、IT大道延伸線、沙西線西延線三條道路共計25公里的標線、85處標志、18處交通信號燈,2140盞照明設施的配置。
按照成都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郫縣境內將新增一環線和一輕軌,一環線作為連接我市六組團的快速通道,將經過郫縣友愛、郫筒、新民場、三道堰、古城,而沿國道317線南側則將實施一條輕軌鐵路。這兩項工程的實施,將極大地拉近郫縣與中心城區和二圈層其他區(市)縣的距離。
從成灌高速公路郫縣出口下來,映入眼簾的就是筆直的南北大道,郫縣東南部新城區和高新西區就分布在路的兩邊。在未來,這條進入郫縣城區的重要道路,將向南北兩個方向分別延伸到溫江和新都。計劃建設里程9.5公里,按一級道路標準實施,路基寬40米,配套完善相應的管網設施和紅綠燈、路燈,同步實施交通安全設施和道路綠化,總投資8.1億元。
11億元讓317線變城市干道
作為郫縣通往中心城區和都江堰最早的道路,317線(老成灌路)早已發揮著經濟動脈的作用,沿線的犀浦鎮、紅光鎮和縣城所在的郫筒鎮,已逐步融入大都市,目前城市化的進程正進入加速發展階段,紅光鎮境內的317線北面,還分布著成都現代工業港北片區。317線向西,安德鎮已成為全市14個優先發展重點鎮之一,這里的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吸引了眾多川菜原輔材料企業扎堆發展。
目前對317線金牛界至太清路段的交通量進行調查顯示,犀浦至太清路段晝夜交通量19682輛次,犀浦至金牛段晝夜交通量達到31467輛次,如此龐大的交通需求量與該段道路二級公路的等級極不匹配,加之該段道路道路技術標準較低,造成了317線金牛界至太清路段交通擁堵,大大降低了現有公路的綜合服務水平,已不適應現代交通發展要求。為此,郫縣縣委常委、副縣長徐富藝指出,“郫縣將把317線改造作為拉動沿線經濟發展、推進成都作為試驗區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區域社會經濟騰飛的重點工程?!?317線金牛界至太清路段道路改造工程全長18.4公里,概算總投資11億元。全線采用城市快速通道道路標準,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雙向8車道,道路中央有3米的分隔帶,道路兩側各有4.5米的非機動車道,3.5米的人行道, 10米景觀帶。值得一提的是,該道路在進行改造的同時,還將對地下管網進行同步施工,雨水、污水、給水、電力、燃氣等管線按規范及設計要求布置在道路兩側。
IT大道途經農科村直達都江堰
起于三環路,經高新西區、成都現代工業港南片區,與郫溫路相連,按照城市道路標準建設的IT大道,全線通車后,將進一步緩解羊西線、317線的交通壓力,成為郫縣通往成都市區的又一條交通大動脈,并有效地將高新西區和成都現代工業港融為一個整體,讓高新西區更好地輻射帶動郫縣的發展,也使郫縣更好地配套高新西區,促進工業集中發展。
如今,郫縣又啟動了IT大道向西延伸至中國農家旅游發源地——農科村的工程,該工程已基本完成沿線拆遷任務,明年8月將建成通車。下一步,這一骨干交通道路還將繼續延伸到都江堰界——從友愛鎮農科村,途經友愛鎮石羊村、金龍村、花園鎮義和村、花屏村、新民村到達都江堰界。計劃建設里程9公里,按一級道路標準實施,路面寬25米,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配套完善相應的管網設施和交通安全設施、道路綠化,打造農家旅游特色線路,在交界處實施節點綠化。該工程總投資23410萬元。
沙西線擴建同時延伸到都江堰
從成都沙灣延伸而來的沙西線,將郫縣的安靖、團結、三道堰、古城、唐元、唐昌六個鎮都融入了成都半小時經濟圈內,這對于區位條件相對較差的唐昌、唐元等鎮,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城西北的沙西線沿線已成為一方投資熱土。
在郫縣的交通規劃中,沙西線按城市道路標準進行擴建的工程赫然在列。該工程起于犀安路口,沿著現有的沙西線,止于唐昌鎮北橋,計劃改建里程27.7公里,總投資7.5億元,按一級道路標準擴建,路面寬40米,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道路改造充分利用現有道路,采用兩側加寬的方式, 設置中間綠化帶;配套完善相應的管網設施、更新交通安全設施和兩側配合沙西線生態景觀走廊,實施川西傳統苗木綠化。
與IT大道一樣,在擴建優化的同時,沙西線也將向都江堰延伸。該段道路,起于唐昌鎮,接現有沙西線,途經戰旗村、金星村、龍口村到達都江堰界。計劃建設里程6.5公里,按一級道路標準實施,路面寬40米,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配套完善交通安全設施,營造兩側綠化景觀和打造生態環境,在交界處實施節點綠化。工程總投資2.3億多元。
犀安路郫彭路也變身城市道路
在對連接市區的國道317線、沙西線進行擴建的同時,犀安路、郫彭路兩條主干線也將進行加寬并按城市道路標準進行改造。這四條主干線的擴建工程,主要解決交通順暢和道路形象提升的問題。同時還將對現有9條道路共118公里進行標線更新、標志增設、交通信號燈配套、道路照明設施進行配置。
犀安路擴建:起于犀浦鎮317線路口,沿現有犀安路,途經安靖鎮高橋村、方碑村到達金牛界。計劃擴建里程7.6公里,按城市Ⅰ級道路標準擴建,路面寬25米,設置中間綠化帶,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道路擴造充分利用現有道路,317線至府河段采用兩側加寬的方式,東風渠至金牛界段采用半側加寬,利用現有支渠為中央隔離帶;配套完善相應的管網設施和紅綠燈、路燈,更新交通安全設施和道路綠化,在主要節點實施景觀綠化,提升交通形象;總投資1.83億元。
郫彭路擴建:起于沙西線,沿現有郫彭路,止于新都界,是彭州市迎賓大道的延伸線。計劃擴建里程2.5公里,按一級道路標準擴建,路面寬50米,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道路改造充分利用現有道路,采用兩側加寬的方式, 設置中間綠化帶,兩側設置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配套完善交通安全設施,輔以體現古蜀文化的主題雕塑,展示郫縣對外形象;總投資9510萬元。
通往各鎮路綜合改造提檔升級
不僅僅是連接成都市區和周邊區縣的骨干道路將進行改造,在郫縣通往各鎮的道路也將實施綜合改造。規劃改建公路為7條,除彭溫路永寧橋至安德鎮段按城市一級道路標準改建外,其余道路均按二級道路標準改建。主要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礎上,對路面進行鋪裝和配套完善交通設施,解決道路路況差、配套設施不完善和道路對外形象問題。同步實施包括安犀路、新團路等6條道路共計56公里的標志、標線、輪廓反光道釘、交通信號燈配置。
1、郫彭路改建(317線至三道堰):起于317線,沿現有郫彭路,至三道堰永定橋。計劃改建里程6.5公里,按二級道路標準改建,路面寬18.6米,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行車時速60公里;在兩側各租用10米土地進行微地景觀綠化,配套完善相應的管網設施和更新交通安全設施,體現水鄉文化特色。
2、唐玉路改建:起于唐昌鎮,沿現有唐玉路至花園鎮。計劃改建里程9.2公里,全路段更新交通安全設施和道路綠化。
3、新犀路改建:起于團結鎮沙西線路口,沿現有新犀路至317線路口。計劃改建里程公里,配套完善相應的紅綠燈、路燈,更新交通安全設施和道路綠化。
4、紅東路改建:起于唐元鎮萬壽橋,沿現有紅東路至317線。計劃改建里程6公里,更新交通安全設施,在兩側各租用10米土地進行微地景觀綠化,營造鮮盆花卉特色。
5、郫溫路改建:起于郫筒鎮菊松村,沿現有郫溫路至溫江界。計劃改建里程5公里,配套完善更新交通安全設施。
6、彭溫路改建:起于唐昌鎮北橋,沿現有彭溫路,途經安德鎮、友愛鎮,至溫江普興橋。計劃改建里程15.7公里,配套完善相應的管網、路燈, 在兩側各租用10米土地進行微地景觀綠化。
7、郫花路改建:起于友愛鎮農科村,沿現有郫花路,途經子云村、大林村,止于花園鎮七里香村。計劃改建里程6公里,全路段更新交通安全設施和道路綠化。
六條道路連接農民集中居住區
“推進‘三個集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交通是重要的載體?!臂h交通局局長吳彬指出,在建設好區域道路的同時,郫縣還將進一步深化道路通達水平和公路覆蓋率,建好農業產業化園區和農村新型社區、農民集中居住區連接道路。在郫縣規劃的公路建設中,將投資6.79億元,建設總長度為56公里連接農業產業化園區和農村新型社區、農民集中居住區的道路。按三級道路實施,路面寬8米、16米,分層次組織交通流向,徹底解決農業產業化、農村新型社區、農民集中居住區連接道路路況差、等級低、標準不高的問題,全面提升道路等級和標準,實現道路暢通、整潔、美觀。從而達到城鄉公路環環相扣無縫對接的效果。
1、安犀路:新建道路,起于安德鎮中小企業園區,連接成都現代工業港北部片區,止于犀浦鎮雙林村、石亭村,與沙西線連接,計劃建設里程17公里,配套完善相應的管網設施和紅綠燈、路燈,同步實施交通安全設施和道路綠化。
2、新團路:新建新民場至團結沙西線段,計劃建設里程14.5公里。
3、新合路:新建道路,起于唐昌鎮興隆村,止于友愛鎮馬河村、金臺村,計劃建設里程7公里。
4、新清路北延線:改建道路,起于安德鎮317線,止于新民場鎮新團路,計劃建設里程3.5公里。
5、兩友路北延線:新建道路,起于安德鎮永興村317線,止于唐元鎮沙西線,計劃建設里程9公里。
6、沙龍路:新建道路,起于犀浦鎮石亭村沙西線,止于新都區龍橋鎮,計劃建設里程5公里。
采訪札記
交通先行 郫縣明天會更好
全縣擁有公路通車里程1069公里,公路密度為2.44公里/平方公里,已達到發達地區的水平,基本形成了高速公路、國道干線為樞紐,縣級快速通道為骨架,鎮村道路為脈絡,輻射成網、四通八達的現代公路體系。作為成都市城鄉交通一體化示范縣,全省道路客運一體化試點縣,郫縣交通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但郫縣人并不滿足于此。從2008—2012年,交通建設總投入50億元!這一規劃,彰顯了郫縣人驚人的魄力,預示了郫縣交通的美好未來。在以后的道路建設過程中,一次性配套管網,避免以后的重復開挖。郫縣的規劃者說,城市的配套和服務將通過新建道路和管網延伸鄉鎮和農村,比如德源、友愛、花園三個鎮就將因為IT大道西延線帶來的污水管網,而不再需要建設新的污水處理廠。而隨著道路延伸而來的天然氣、自來水、通訊線、寬帶線等,將讓廣大的農村居民享受到城市的文明和服務。
考慮區域道路對接,主動將道路修建到與周邊區(市)縣交界處,為經濟大循環奠定;改變道路生硬,綠化呆板的狀況,讓公路建設為城市生態建設發揮作用;專門規劃了連接農業產業化園區和農村新型社區、農民集中居住區的道路,為村通公交打下良好的基礎;道路標志的設置將更加體現人性化,新型移動式綠化隔離帶將體現環?;?,交通信號燈聯動控制將體現智能化……郫縣制定的《交通建設發展規劃》,貫穿著“全域成都”的理念,系統的思維。
事實上,郫縣交通建設發展規劃工作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縣委書記楊洪舉,縣委副書記、代縣長景民,縣委常委、副縣長徐富藝多次聽取交通部門專題匯報。作為基礎設施的交通,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先導性作用,相信隨著大筆資金和先進理念注入郫縣交通事業,郫縣統籌城鄉發展、新農村建設和改善城鄉面貌將迎來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