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道昨天迎來了使用13年來的首次大修。黃浦區市政工程管理署署長史同卓告訴記者:“原風貌修復和重視環保將是本次大修過程中的兩大亮點。”
圖片說明:人民大道秋日景象(資料圖片)
“超齡服役”路面受損
從西藏路至黃陂路,在人民廣場、人民公園間的人民大道見證了這一地標區域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變遷。據了解,這次大修早在8月已經決定,有關施工單位于本月19日進場,全面大修施工從本周開始。“整個工程預計工期100天,到明年春節前完工。”史同卓表示。
自1994年完成改建,人民大道“服役”至今,雨水沖刷及車輛反復碾壓,讓這條花崗石砌馬路損耗極其嚴重。如今,車子經過時會感到一路顛跳,超過60%的道路結構及路面受損較為嚴重,人民大道早已處在“超齡”使用階段。提高抗壓承受能力
昨天,記者來到人民大道時,人民大道(黃陂路至西藏路)南側道路已經全封閉,位于市政府大樓正前方的道路首先開挖,并逐漸向兩邊延伸,地面上的花崗石被一一掀起,經過裝車后運至道路兩頭施工區域內的臨時堆場收集。
黃浦市政養護管理公司現場項目經理陳瀧表示:“施工分成2個工序,首先是翻挖、澆筑混凝土,第二步則是重新鋪設花崗石。”記者從現場獲悉了整個大修工程的基本原理:在把表層所有花崗石全部翻挖搬離后,地下基礎也將挖開重做,最深區域將挖至地下30厘米,等待全部清理干凈后,重新做上新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將使路面整體抗壓及承受能力達到新的道路標準。
“拉長”花崗石塊路面
在老上海的記憶中,花崗石路面是人民大道的一大特色,所以在大修過程中這一特色將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
“我們特地從產地專門選擇了和人民大道現有路面材質、顏色幾乎完全相同的花崗石,所以將來鋪上路面后,看上去將和現在沒什么兩樣,做到‘修舊如舊’的感覺。”史同卓告訴記者。
整修后人民大道的另一個變化將是花崗石路面將被加長。目前的人民大道并非全段鋪設花崗石,長度僅在400米左右。通過這次改造,它的距離將“拉長”,即從西藏路到黃陂路長511米的路面將全線鋪設花崗石塊。
細節體現環保理念
記者發現,施工中的人民大道并沒有想象中的嘈雜和揚塵出現,樹起白色統一的雙層彩鋼板,使人民廣場依然顯得整潔而寧靜。
據介紹,在施工當中產生噪音最大、揚塵最多的環節就是舊路面花崗石的整理,由于可能涉及現場切割等步驟,會產生高分貝的噪音。史同卓介紹說:“我們將在現場使用一種最新的移動防噪工作間,這等于在噪音源四周和上方加了一層防噪屏。”據了解,這種新型的隔音裝置目前剛剛在全市推行,最大能降低20個分貝左右的噪音,而且還能有效控制揚塵。
此外,為了防止路面反復“開膛破肚”給附近市民生活出行帶來的影響,利用這次大修,人民大道下將新埋設綜合信息和煤氣管線,盡可能地做到“一勞永逸”。據悉,整個工程將于明年1月30日全面竣工,屆時整條人民大道還將對沿街綠化、路燈等進行一定調整,使整條道路更加大氣、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