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混凝土一度被認為是城市發展的負擔,但在新技術應用下,如今卻成為最具開發潛力的“城市礦藏”資源。昨天,記者在上海市政部門再生混凝土實驗段攤鋪現場,親眼目睹了廢棄混凝土的“改頭換面”。
“轟隆轟隆……”在碎石機的轟鳴聲下,記者看到,廢棄的混凝土經過破碎、清洗、分級等技術處理后,按一定比例與傳統混凝土配料相混合配制成一種新的混凝土,這就是所謂的“再生混凝土”技術。“這種混凝土里含有4種天然原料和2種再生原料。比例大約是7比3。”據上海市市政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研究所所長祝長康介紹,這種新型材料可用于道路建設,不僅節約了成本,又節約了垃圾清運和處理費用,還可以大大減輕城市的垃圾污染,成為高強度、高性能的新一代“綠色”材料。
據了解,對于廢棄混凝土等建筑垃圾,除部分作為回填材料運用在建筑施工中外,傳統的處理方法主要是將其運往郊外堆放和填埋。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處置建筑垃圾帶來的掩埋占地、能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越來越嚴重,相關重視和鼓勵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研究已經迫在眉睫。據悉,再生混凝土技術達到了無害化、減量化,開辟了建筑垃圾處理技術的新領域,實現了資源再利用,將對循環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