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經過建設和施工單位連日來艱苦奮戰,省、市重點建設項目灣邊特大橋全面展開上部施工。據介紹,截至7日灣邊特大橋已累計完成投資2.087億元,工程將計劃于2008年底建成通車。
灣邊特大橋及接線公路工程起于倉山建新鎮灣邊村,將建設灣邊特大橋跨越烏龍江至閩侯南嶼,同時修建六十份互通、柳浪洲大橋、高速公路收費站等,終點為南嶼互通接三福高速公路,全長3900米,全線按照高速公路標準建設,6車道,路基寬32.5米。工程還配套建設灣邊互通立交、六十份洲互通連接線(即南嶼大道)等。其中灣邊互通立交將與三環路形成互不干擾的立體交通,六十份洲互通連接線全長3450米,建成后接國道316-324連接線南港大橋北橋頭。
已建成的宏偉的大橋橋墩
在省內采用先進的移動模甲造橋機施工
據悉,灣邊特大橋主橋為單片拱V型撐剛構連續梁橋,引橋為現澆連續箱梁。由于今年5、6月份連續遭遇幾次洪水,工地施工平臺、便道幾乎全部摧毀,使工程進度受到影響。今年國慶節期間,正值施工黃金季節,建設者們放棄了休息。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為了確保質量搶進度,大橋上部施工還首次在省內引進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移動模架造橋機施工。據現場工程技術人員介紹,移動模架造橋機4臺巨型千斤頂托舉重力達2400噸,能支撐長40米,寬16米的現場澆筑工作面,它比傳統的滿堂支架施工法,每孔澆筑可節省工期10天,提高工效約40%。
灣邊特大橋控制性工程水中主橋3~6號蹲,直徑2.5米的樁基共有32根,建設者為了加快進度,連日來還增加了施工機械投入。記者看到,水中主橋4號墩平臺4臺鉆機轟隆運轉,5號墩也投入9個鉆頭施工;在南引橋,經過優化施工方案,原來的2個工作面也增加至5個,整個工地猶如一幅立體多層面的緊張施工場景。截至昨天,除大橋開始上部工程施工外,樁基施工也已完成總量82%,墩柱施工完成總量40%,預應力管樁施工已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