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機械設備:2020年的行業尋找下一個世界冠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機械設備:2020年的行業尋找下一個世界冠軍
    裝備制造業的定義:具有整機和大型部件功能的大型成套設備。包括電力設備、機床、農業機械、紡織機械、重型機械、石油化工機械、船舶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鐵路設備、重型卡車等。 

  裝備制造業已經開始成為中國經濟支柱產業。2000年以后,裝備制造業增速明顯加快,5年平均增速為18%,到2005年中國機械工業增加值占全國GDP比重為5.8%,產值占工業的25%,出口占全國的14%,已經能夠為下游行業提供主要的裝備,并已經在少數領域成為了“世界冠軍”,如集裝箱、港機等。 

  中國裝備制造業具備持續崛起的動力: 

  產業轉移是第一個原因,中國正在經歷著從重型設備這樣的低端產品向航空航天這樣高端產品演變的過程。 

  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內在旺盛需求是第二個原因,龐大的基礎設施、日益重要的國家安全問題和對外貿易的急劇擴大將成為裝備制造業超常規發展的動力。 

  政策的大力扶持將是第三個原因,韓國制造業的發展、空中客車公司的崛起都是政府扶持的結果,中國目前正在重演類似的故事。 

  2020年有中國將會多個裝備制造行業成為新的全球冠軍。在未來的15年內,中國的電源設備、輸變電設備、機床、工程機械、重卡、船舶制造業行業將成為世界冠軍,航空航天、鐵路設備等也將有大幅提高,進入世界前三名。 

  機床增長強勁。作為裝備業的工作母機,2000以來的5年銷售收入復合增長28%,汽車、軍工、航空航天的巨大需求是主要原因,產品升級替代則是錦上添花。中國機床企業已經開始了國際間的收購,高檔數控機床雖然目前大多數依賴進口,但向中國的轉移已經開始起步。我們預計未來5年的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仍然可以達到15%以上,到2020年中國機床行業產值將位列全球20%的份額,穩居世界第一。 

  電源設備溶入全球化需求。依靠國內市場從02年開始的高速增長,中國的電源設備行業產量已經成為全球第一。我們認為國內市場未來仍然能夠保持穩定,而國外市場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將提供新的市場,隨中國產品技術水平和國際經驗的積累,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電源行業產量將占據全球66%的份額,繼續保持全球冠軍的地位。產量將占據全球66%的份額,繼續保持全球冠軍的地位。
 
  輸變電設備后來居上。未來5年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年平均投資額達2400億元,為過往年份的2倍。國內企業已經具有相當技術競爭力,進入代表最高技術的特高壓輸變電領域,2020年輸變電設備行業的產量將達到1.3億千伏安,占據全球的半壁江山以上。 

  鐵路設備方興未艾。鐵路十一五規劃投資12500億元,動態投資將超過2萬億元,在實現行業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鐵路設備行業成長的跨越,僅新增車輛便將達11萬輛,這個十一五期間車輛需求將超過20萬輛。同時,2020年50%的電氣化鐵路目標將給電氣設備帶來新的推動力。僅依托國內需求,到2020年中國的企業將成為世界鐵路設備領域舉足輕重的角色。 

  航空航天將有爆發式增長。作為中國目前最具技術含量的設備制造業,航天工業將在國防和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實現重點突破,其中衛星領域最值得關注,十一五期間100顆衛星的發射計劃使得該行業將有爆發式的增長;中國自行研制成功的軍用和民用飛機,包括運輸機、客機、教練機等將在未來十年獲得巨額訂單,國際轉包業務是航空業發展的另外一個引擎,到2020年在部分領域進入世界前三名。 

  船舶十年內可望成為全球冠軍。目前雖然位居全球第三,但通過充分發揮成本優勢、改進工藝和提升供給能力,中國船舶行業有望在2015便突破3000萬載重噸的生產能力,成為世界第一。當然,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布點將是面臨的新挑戰。 

  工程機械走向世界。國內需求仍然將是未來五到十年行業的熱點,十一五期間工程機械的消費量增長將維持在15%左右。宏觀調控將使得部分已經具有相當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加速開拓國際市場,展望2020年,我們認為中國產品可以占據30%的世界份額,成為該領域的“老大”。..重卡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冠軍。中國的重卡行業已經通過引進吸收,初步具備了自主重新能力,大陸型地域和重工業化的國內因素推動了行業的發展。在中低檔產品領域出口開始顯現優勢,目標市場200萬輛的規模將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預計2020年中國重卡行業將能夠實現20萬輛的出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冠軍。 

  龍頭公司將實現發展階段的跨越。在未來的15年中大多數龍頭公司將有可能實現階段性的跨越,成為同行業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企業,全球占比達到10%甚至更高水平,如沈陽機床、中國重汽、廣船國際、東方電機、三一重工等。 

  關注相關公司的資產注入、自主創新能力和管理層視野。我們關注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可能的資產注入,前者是公司長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而后者則將在短期內帶來巨大的股價上升的推動力。 

  長期的估值空間巨大。我們推薦的22家上市公司雖然從短期來看,06年PE為21倍,06-08PEG為0.72,和市場整體相比優勢不明顯,但在考慮未來增長的價值空間和2010-2020年的P/S估值后,參照國外公司0.6-1的P/S指標,我們認為仍然具有很大的戰略投資價值。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