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砼網視點] 中國混凝土機械行業 2006年外資并購新焦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1-1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特稿  作者:陳語
核心提示:[砼網視點] 中國混凝土機械行業 2006年外資并購新焦點?

      年前凱雷投資對徐工機械跨國并購的落幕,標志著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突變。未來國內工程機械市場的集中度將顯著提高,而跨國公司下一個并購焦點將是誰呢?有人猜測中國混凝土機械行業將是新的并購對象。

      低迷景氣為外資提供機會

      2006 年是“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預期經濟增長率在9%左右,較2005 年降低0.4 個百分點左右。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從2004年開始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開始呈現下滑態勢。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土地資源的限制以及銀根的收緊使客戶支付能力下降,生產企業出現銷售不暢和產品積壓的情況,應收賬款的增多和壞賬比例的增加使部分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首家拿出股改方案的G三一也拿出了業績下滑的報告。

  國內企業陷入困境為一直覬覦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跨國公司提供了擴張的機會。同時行業也面臨著產業合并需求,通過并購消滅競爭對手,增加市場份額,獲得更多利潤。從當前的匯率情況來看,外資購買中國企業是最合適的時候,并購的成本更低,更有利于外資企業憑借其資本優勢對國內企業進行收購和整合。

      政策對國內企業扶持較弱

      “十一五”規劃在有關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內容中,強調要提高重大技術裝備的國產化水平,而國家將主要在高效清潔發電和輸變電、大型石油化工、先進適用運輸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控制、集成電路設備和先進動力裝置等領域強化政策支持。由此可以推斷,未來中國混凝土機械所能獲得的政策支持將相對較弱,國內企業需要更多地憑借自身的力量與跨國公司抗衡。而跨國公司在產品創新、質量可靠性以及售后服務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目前中國混凝土機械方面知名的企業如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在國內占領的市場份額還不足以成不可撼動之勢。利勃海爾、施維英、普茨麥斯特等在國內有著強大的銷售市場。國內企業在面臨資金壓力和政策不予大力扶持下,即有可能將傾向于外資并購。通過外資加入將其產業布局的逐步展開將把行業競爭引向深入,市場銷售將進一步向大型企業集中,并呈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趨勢。

  行業發展前景看好潛力巨大

      由于投資增長收縮壓力和擴張沖動同時并存,2006 年投資增長總體將平緩下降,急劇下降的可能性較小。業內人士將基礎設施、高速公路等列為2006年投資熱門主題。業內專家預測,考慮到我國的水利、鐵道、公路、電站、煤炭、房地產以及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會等建設需要,我國“十一五”期間平均每年的工程機械采購額在900億元左右,主要集中在挖掘機、混凝土機械、裝載機、叉車等產品領域。

      而且,混凝土機械是目前市場需求增長較快,而外資介入程度又較低的子行業。前期出臺的禁止城市市區使用現場攪拌混凝土的政策使得市場對混凝土泵、泵車、混凝土運輸車和混凝土攪拌站等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有利的外部條件為混凝土機械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中國的經濟環境、行業競爭格局也是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行業前景看好,大量投資資本進入,行業集中度急劇下降。在行業進入衰退的階段,兼并重組必然成為市場競爭手段。外資抓住機遇契入中國市場,以此來淘汰競爭對手,整合行業資源不失為一個合算的時機。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