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三大外資項目打造浙北新型建材基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08-31  來源:湖洲在線新聞網  作者:湖州在線新聞網
核心提示:三大外資項目打造浙北新型建材基地

    分別投資1200萬歐元、1250萬美元、3000萬美元,3個引進的“大、好、高”新型墻體裝飾材料項目相繼落戶長興,這為該縣傳統建材產業的升級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日前,記者來到長興縣的建材重鎮小浦鎮。今年4月份破土動工的由葡萄牙華僑獨資、總投資1200萬歐元的浙江特拉建材有限公司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之中。據介紹,該項目是我國第一條引進國外技術與設備、規模最大的頁巖燒結磚生產線,預計明年年初建成投產,年產2.5億塊標準磚頁巖燒結砌塊。除生產燒結磚外,該企業還生產地面磚、道路磚等,都是建筑節能的理想產品。

    無獨有偶,由世界500強之一的德國哈尼爾公司子公司凱萊公司獨資投資3000萬美元的浙江長興伊通有限公司,也將于年底前在小浦鎮打下第一根樁。該項目引進德國伊通先進的技術與設備,依托上海建材集團公司的管理與市場,充分利用林城鎮的石英砂尾礦和小浦鎮的水泥、石灰等原料以及當地的水運優勢,擬建成2條年產40萬立方米砂氣混凝土砌塊(輕質板材)生產線。

   
同樣瞄上林城鎮石英砂尾礦的還有臺灣化學板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投資1250萬美元在洪橋鎮興建了臺榮建材(湖州)有限公司,建成后可形成年產2100萬平方米的硅酸鈣板生產線。

    “這3個大好高項目的落戶,將有力提升長興傳統建材產業的檔次,為把該縣打造成為浙北新型建材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更為可喜的是,這3個項目不經意間構筑了一個區域循環的雛形,加快了長興縣發展循環型經濟的步伐。”縣墻體辦主任吳昌明對記者說。

   
據了解,“伊通”和“臺榮”所瞄上的生產原料石英砂尾礦,在林城鎮則是讓人頭疼的污染。當地兩家石英砂加工企業排放石英砂尾礦,不僅要征用當地農民的魚塘,花費一筆不菲的費用,更為嚴重的是要污染水源,破壞良田和魚塘。“伊通”和“臺榮”這兩大項目上馬后,年消耗石英砂尾礦將達到15萬噸,不僅可以實現“變廢為寶”,而且還解決了污染問題。同樣,“特拉”所需的主要原料也為廢棄資源頁巖,燒結空心砌塊的燃料為天然氣,無廢氣、廢水和粉塵排放,符合國家資源綜合利用政策。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