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山東機械化襯砌技術及設備研發填補國內空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07-01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大眾日報
核心提示:山東機械化襯砌技術及設備研發填補國內空白

    “過去,30個整裝勞力一天只能襯砌30到40米。現在公司首次使用了這種先進機械,14個人1小時能襯砌混凝土18立方米,10個小時就能推進100米。”

   
今天,在濟平干渠長清施工現場,負責29標段建設的省水利水電承包公司張玉源總工興奮地告訴記者。

   
水利專家表示,這種代替了人海戰術的大型渠道成套襯砌設備別看不怎么起眼,卻是首次在國內研制成功,并第一次用于南水北調濟平干渠工程建設。

    其關鍵技術獲得了4項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可一次性完成渠道坡角、斜坡和渠肩的混凝土布料、輸料、振導、提漿和成型。平均體積和自重僅為引進設備的30%,造價為引進設備的1/4。



   
據了解,大型渠道機械化襯砌技術和設備由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省水利勘測設計院等單位共同開發,正式投入使用不到半年,機械化襯砌渠道46公里多,占濟平干渠全長90公里的一半以上。該技術不僅適用于渠道斜坡混凝土成型、平面成型,同時適用于防洪堤壩、公路、鐵路邊坡、平原水庫大壩的護坡等成型工藝。

   
省水利廳劉長余副總工介紹說,南水北調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大型渠道機械化襯砌技術和設備的研發成功,可以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減少運行管理維修費用,對于保證南水北調建成國內一流工程以及實現我省水利工程施工的現代化,都具有一定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今天,國家水利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等有關單位在我省召開大型渠道混凝土機械化攤鋪技術研討會,并實地考察了工程施工現場。專家們一致認為,在大型渠道襯砌技術和設備研發方面,山東走在了全國前列,建議將大型渠道成型設備的研制列入國家“十一五”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項目。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