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澄海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ST澄海,600634)4月12日晚間公告顯示,其重組對象為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技樁業”),即中技樁業擬借殼上市。
此前,中技樁業已經兩度闖關IPO(首次公開發行)失敗。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中技樁業首次闖關失敗是因安全事故。而第二次IPO失敗,并未公告是何原因,只是于今年4月4日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突然終止了IPO審核。
中技樁業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為顏靜剛,今年35歲,浙江溫嶺人。顏靜剛17歲時只身來滬創業,先后從事過IT業、翻譯服務業。2005年11月11日,與其父顏邦華成立中技樁業。后來,顏邦華退出該公司。有媒體將中技樁業稱之為“中國最大的空心方樁制造商”。
因重組,ST澄海已于1月8日起停牌。
中技樁業第三次謀劃上市
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在證監會2011年1月14日舉行的2011年第8次發審委會議上,中技樁業的首發申請未獲批準。隨后,證監會披露了中技樁業的被否原因。
證監會發審委在審核中關注到,2009年8月和2010年4月至6月,中技樁業的全資子公司嘉興中正先后發生3起工傷事故,蘇州分公司發生1起工傷事故,各致使一名工人死亡。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就上述事故分別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分別對嘉興中正和蘇州分公司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根據上述情況,無法確定發行人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且有效執行。
證監會發審委認為,上述情形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不符。
資料顯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發行人不得有的情形包括:最近36個月內違反工商、稅收、土地、環保、海關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
針對首次IPO被否,中技樁業于2011年5月新一輪融資之時表示,下決心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新的機構投資人的引進將幫助企業在治理和內控管理上更上一個臺階。
此后,中技樁業再次遞交了上市申請,并于2012年4月19日在證監會網站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然而,在今年4月4日證監會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報企業情況中,中技樁業突然出現在了終止IPO申請的名單當中。
中技樁業目前主要從事預制混凝土樁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各種型號的預應力離心混凝土空心方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和U型板樁,其中離心方樁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90%左右。這些產品作為中國各類工程建筑的主要樁基礎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鐵路、公路、橋梁、港口碼頭、水利、市政等行業的基礎工程。
2011年,中技樁業實現銷售收入23.46億元人民幣,凈利潤1.73億元。企業發展狀況良好,其所處的預制混凝土樁行業截至2011年底年生產量已超過3億米,中技樁業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
據中國建設報2012年11月份的一篇報道稱,中技樁業總資產已超過8億元,在蘇、浙、滬、津等省市擁有數十個生產基地,從2006年至2011年資產總額增長69倍,凈利潤增長124倍,營業收入增長89倍。
中技樁業的招股說明書顯示,顏靜剛畢業于海軍工程技術大學工程技術專業,曾被評為“2007年長三角創新精英人物十佳”,上海市虹口區第12屆政協委員;2003年8月至2008年5月,任上海嘉信法定代表人;2005年11月至2008年11月任中技樁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2008年11月至今任中技樁業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截至招股說明書發布之日,其持有中技樁業50.70%的股權。
多家創投有望借道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第一次IPO闖關失敗之后,為中技樁業中的PE創造了退出的渠道。
2011年5月8日,中技樁業在首次IPO被否之后宣布,已完成新一輪增資擴股,4家戰略投資者及該公司員工將共同對公司投資4.2億元。
具體來看,通聯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聯創業”)、建銀城投(上海)綠色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銀城投”)、上海復星創富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復星創富”)、中國-比利時直接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中比基金”)4家機構參與了中技樁業增資擴股,共投資3.54億元,增資后持股比例為18.4%。與此同時,該公司部分員工出資約6600萬元,成為公司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機構中除了第一家機構為通聯創業老股東外,后三家都是中技樁業新引進的戰略投資人。其中,復星旗下復星創富投資1.14億元,占據增資擴股后的中技樁業約5.94%的股權。
在2011年的融資之后,中技樁業總共得到了7家VC/PE機構的支持,包括:包括建銀國際財富管理(天津)有限公司(編注:建銀城投的控股股東)、北京首創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復星創富、海富產業投資基金(編注:中比基金的管理人)、北京鑫融恒基投資中心、通聯資本(編注:通聯創業的控股股東)和杭州士蘭創投。
ST澄海將獲業績補償
值得注意的是,ST澄海前身為*ST海鳥,由于2008至2010年連續三年虧損,股票在2011年4月6日起暫停交易。此后,2012年7月更名為ST澄海,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電子加工制造。
因在2011年實現了盈利,ST澄海于2012年7月3日起在上證所恢復上市交易。盈利能力不強一直是困擾ST澄海發展的難題,此次資產重組,有望使ST澄海的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ST澄海當前控股股東上海東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宏實業”,持有21.63%的股份)以及實際控制人鮑崇憲曾承諾,2012年度經審計后的凈利潤不低于2700萬元,若未能達到將以現金補足。
與此同時,東宏實業和鮑崇憲承諾,自2012年6月25日起24個月內不轉讓所持股份,并保持對ST澄海的實際控制人地位。
由于最新的方案表明,中技樁業借殼上市之后,ST澄海的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化。東宏實業和鮑崇憲表示,股票的限售期和業績承諾會繼續履行。
ST澄海已于1月31日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12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60%左右。資料顯示,ST澄海2011年凈利潤為573萬元。
對于業績下滑,ST澄海稱2011年度獲得營業外收入1400多萬元,2012年較上年有較大幅度減少,致使業績下降。
由此來看,ST澄海今年未能達到控股股東東宏實業和實際控制人鮑崇憲承諾的業績標準,或將收到現金補償。
ST澄海停牌前股價收于8.48元/股,將于4月25日披露2012年年報。
此前,中技樁業已經兩度闖關IPO(首次公開發行)失敗。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中技樁業首次闖關失敗是因安全事故。而第二次IPO失敗,并未公告是何原因,只是于今年4月4日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突然終止了IPO審核。
中技樁業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為顏靜剛,今年35歲,浙江溫嶺人。顏靜剛17歲時只身來滬創業,先后從事過IT業、翻譯服務業。2005年11月11日,與其父顏邦華成立中技樁業。后來,顏邦華退出該公司。有媒體將中技樁業稱之為“中國最大的空心方樁制造商”。
因重組,ST澄海已于1月8日起停牌。
中技樁業第三次謀劃上市
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在證監會2011年1月14日舉行的2011年第8次發審委會議上,中技樁業的首發申請未獲批準。隨后,證監會披露了中技樁業的被否原因。
證監會發審委在審核中關注到,2009年8月和2010年4月至6月,中技樁業的全資子公司嘉興中正先后發生3起工傷事故,蘇州分公司發生1起工傷事故,各致使一名工人死亡。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就上述事故分別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分別對嘉興中正和蘇州分公司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根據上述情況,無法確定發行人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且有效執行。
證監會發審委認為,上述情形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不符。
資料顯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發行人不得有的情形包括:最近36個月內違反工商、稅收、土地、環保、海關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
針對首次IPO被否,中技樁業于2011年5月新一輪融資之時表示,下決心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新的機構投資人的引進將幫助企業在治理和內控管理上更上一個臺階。
此后,中技樁業再次遞交了上市申請,并于2012年4月19日在證監會網站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然而,在今年4月4日證監會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報企業情況中,中技樁業突然出現在了終止IPO申請的名單當中。
中技樁業目前主要從事預制混凝土樁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各種型號的預應力離心混凝土空心方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和U型板樁,其中離心方樁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90%左右。這些產品作為中國各類工程建筑的主要樁基礎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鐵路、公路、橋梁、港口碼頭、水利、市政等行業的基礎工程。
2011年,中技樁業實現銷售收入23.46億元人民幣,凈利潤1.73億元。企業發展狀況良好,其所處的預制混凝土樁行業截至2011年底年生產量已超過3億米,中技樁業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
據中國建設報2012年11月份的一篇報道稱,中技樁業總資產已超過8億元,在蘇、浙、滬、津等省市擁有數十個生產基地,從2006年至2011年資產總額增長69倍,凈利潤增長124倍,營業收入增長89倍。
中技樁業的招股說明書顯示,顏靜剛畢業于海軍工程技術大學工程技術專業,曾被評為“2007年長三角創新精英人物十佳”,上海市虹口區第12屆政協委員;2003年8月至2008年5月,任上海嘉信法定代表人;2005年11月至2008年11月任中技樁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2008年11月至今任中技樁業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截至招股說明書發布之日,其持有中技樁業50.70%的股權。
多家創投有望借道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第一次IPO闖關失敗之后,為中技樁業中的PE創造了退出的渠道。
2011年5月8日,中技樁業在首次IPO被否之后宣布,已完成新一輪增資擴股,4家戰略投資者及該公司員工將共同對公司投資4.2億元。
具體來看,通聯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聯創業”)、建銀城投(上海)綠色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銀城投”)、上海復星創富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以下簡稱“復星創富”)、中國-比利時直接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中比基金”)4家機構參與了中技樁業增資擴股,共投資3.54億元,增資后持股比例為18.4%。與此同時,該公司部分員工出資約6600萬元,成為公司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機構中除了第一家機構為通聯創業老股東外,后三家都是中技樁業新引進的戰略投資人。其中,復星旗下復星創富投資1.14億元,占據增資擴股后的中技樁業約5.94%的股權。
在2011年的融資之后,中技樁業總共得到了7家VC/PE機構的支持,包括:包括建銀國際財富管理(天津)有限公司(編注:建銀城投的控股股東)、北京首創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復星創富、海富產業投資基金(編注:中比基金的管理人)、北京鑫融恒基投資中心、通聯資本(編注:通聯創業的控股股東)和杭州士蘭創投。
ST澄海將獲業績補償
值得注意的是,ST澄海前身為*ST海鳥,由于2008至2010年連續三年虧損,股票在2011年4月6日起暫停交易。此后,2012年7月更名為ST澄海,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電子加工制造。
因在2011年實現了盈利,ST澄海于2012年7月3日起在上證所恢復上市交易。盈利能力不強一直是困擾ST澄海發展的難題,此次資產重組,有望使ST澄海的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ST澄海當前控股股東上海東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宏實業”,持有21.63%的股份)以及實際控制人鮑崇憲曾承諾,2012年度經審計后的凈利潤不低于2700萬元,若未能達到將以現金補足。
與此同時,東宏實業和鮑崇憲承諾,自2012年6月25日起24個月內不轉讓所持股份,并保持對ST澄海的實際控制人地位。
由于最新的方案表明,中技樁業借殼上市之后,ST澄海的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化。東宏實業和鮑崇憲表示,股票的限售期和業績承諾會繼續履行。
ST澄海已于1月31日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12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60%左右。資料顯示,ST澄海2011年凈利潤為573萬元。
對于業績下滑,ST澄海稱2011年度獲得營業外收入1400多萬元,2012年較上年有較大幅度減少,致使業績下降。
由此來看,ST澄海今年未能達到控股股東東宏實業和實際控制人鮑崇憲承諾的業績標準,或將收到現金補償。
ST澄海停牌前股價收于8.48元/股,將于4月25日披露2012年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