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三一與奧巴馬一場大國訴訟將成漫長“馬拉松”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12-1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企業報
核心提示:三一與奧巴馬一場大國訴訟將成漫長“馬拉松”
  起因 

  9月2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簽發行政命令,禁止三一集團關聯公司Ralls在美國俄勒岡州一軍事基地附近興建4座風力發電廠。這個項目之前也曾遭遇“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的禁令。為此,Ralls公司9月12日把“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告上法庭。10月1日又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遞交訴狀,把奧巴馬追加為被告,并向法院遞交要求法院加快審理此案的動議。 

  事件進展 

  1、新聞發布會 

  10月18日,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三一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就風力發電項目在美受阻一事起訴奧巴馬政府。 

  中國跨國訴訟律師郝俊波在發布會上表示,盡管外界認為中方勝算渺茫,但仍有希望。他透露,目前案件仍在程序訴訟階段,本月底前被告有可能提出動議,申請撤案。 

  2、美方回應 

  隨即,美國財政部回應稱,三一集團認為美國財政部下屬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突然轉變態度并提出命令的說法是錯誤的。 

  財政部提供了CFIUS給法庭的聲明,證明CFIUS很早就建議三一集團取消在那幾片區域開工建設。 

  此前,其國際事務發言人Kara Alaimo已表明態度:“對方提出這個訴訟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我們已計劃積極應訴。” 

  3、中國政府回應 

  10月19日,針對三一重工起訴奧巴馬一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是中國企業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的選擇,美方此舉損人不利己,希望美方能猛然醒悟,迷途知返。 

  沈丹陽表示,美國這樣的決定將會影響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積極性,損人不利己。實際上1—9月份中國企業對全球各地的投資,增長幅度最低的是美國,對其他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增速都達40%—50%,對美國增長14.3%。這種行為實際上很不利于中國企業對美國的投資,對美國沒有好處,就是我們常說的,損人不利己。我們希望美方能猛然醒悟,迷途知返。 

  4、集團高層回應 

  11月10日,在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向文波表示起訴奧巴馬的官司有很大希望能夠打贏。 

  同一天,在中共十八大新聞中心舉辦的主題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轉型發展步伐”的集體采訪中,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公開表示,三一對在美受不公正待遇“抗爭到底”。 

  5、首次開庭 

  11月28日,備受關注的三一集團關聯公司Ralls公司起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總統奧巴馬一案,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首次開庭。不過此輪開庭主要針對案件管轄權問題展開,并未觸碰到案情本身。 

  據精通美國法律界的人士表示,這意味著案件正式進入了美國的司法程序。 

  6、集團高層再次回應 

  三一集團副總經理、Ralls公司首席執行官吳佳梁稱,集團已經做好了一告到底的計劃,也就是說,如果他們在華盛頓地方法院敗訴,還將向美國上一級法院上訴,把訴訟進行到底。 

  他表示,三一集團此次的訴求主要有兩點,一是還三一公司清白,澄清Ralls公司投資的風電項目只是普通商業行為,并不會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第二則是尋求適當合理的經濟補償。吳佳梁表示該項目被叫停后,公司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000多萬美元。他希望美國司法系統能做出公平公正的裁決。 

  媒體聲音 

  三一訴訟奧巴馬重在過程 

  跨國訴訟專家郝俊波認為,三一起訴奧巴馬的意義在于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變得成熟、自信,學會了拿起法律武器,用國際手段來解決國際爭端。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教授張國慶認為,三一積極的態度其實符合美國文化和美國的民族精神,因為美國崇尚積極向上和敢于面對挑戰的人,三一敢于挑戰世界上最有權威的政府,這本身就是一個積極的態度,這也是為中國企業做了非常好的榜樣,也給中國企業贏得了正面形象。 

  他也表示,有時候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因為美國企業和民眾對中國企業、對中國有很少的了解,通過三一乃至之后的一些企業的法制措施,等于說讓美國的媒體、民眾乃至于美國社會更多地了解中國企業。 

  來源:《中國證券報》(10月18日) 

  三一集團起訴奧巴馬 

  透露中美經濟關系動向 

  經濟學家李才元認為,這起訴訟是“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的一種表現,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里程碑,也透露出中美經濟關系新的重大動向。對美國這一長期的深遠的戰略轉型,中國企業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打算。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本土市場是中國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據地”。中國企業對本土市場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還可以大大加強。這起訴訟說明,我們有必要在自己的家門口和自家的院子里,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加以有針對性的“反制”。 

  來源:《中國青年報》(10月19日) 

  三一已經贏了 

  近年來,中國公司在美國投資挫折頗多,其背后原因復雜,中國公司也大多選擇了隱忍。這其中有苦衷,有對長遠戰略的考量,也有一種中國式思維的限制。對于生意人來說,即便渾身是理,狀告政府和當權者也絕對是下策中的下策。但三一顯然挑戰了這種思維。對于越來越多面臨全球化選擇的中國公司來說,三一這個官司無論成敗,都將帶來一種全新的經驗。對于三一本身而言,即使官司贏面不大,其所得也會遠大于所失。 

  首先,官司可以樹立中國公司尊重當地法律、依法辦事的形象。 

  其次,可以借此機會向社會做出解釋,讓美國公眾有機會了解自己,為以后的投資鋪平道路。 

  第三,這次官司對于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借中國問題說事的政客是一個遏制和反擊。 

  由于挑戰的是美國最高權力擁有者以及政治的潛規則,對于這次官司,我們無法做出樂觀的預測,但對于三一來說,某種意義上講,三一已經贏了。 

  來源:《經濟觀察報》(10月19日) 

  三一的無奈與勇氣 

  在多宗“涉嫌威脅國家安全”的經貿摩擦案爭執不休的背景下,全球媒體對這起中國起訴美國總統奧巴馬第一案尤感興趣。他們更多地以喜劇的心態,看待這一并無喜感的“典型性”案件,將之視為一場新興力量挑戰舊勢力的戰爭。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10月29日) 

  便是作秀又何妨? 

  自從不久前三一重工正式宣布起訴美國總統奧巴馬后,輿論一時鼎沸,其中擊掌者有之,觀望者有之,認為三一作秀者亦有之。 

  三一重工敢于挺身而出,依法維權,那么,無論是否作秀,最終結果如何,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來源:經濟網(11月13日) 

  外媒評:敗訴無懸念 

  美國一家國際性報紙的報道中稱,法律專家們預計,這起訴訟不會走得太遠。當地一家律師事務所的跨國投資法律專家稱,美國政府在訴訟中處于絕對優勢。只要奧巴馬總統發布一條行政命令這起案件就了解。美國政府認為海外投資可能構成安全威脅,無需給予任何解釋。 

  來源:中國經濟網(11月30日) 

  網絡調查 

  在新浪網就“三一集團起訴奧巴馬”進行的網絡調查中,超過9成的網民認為,美國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投資,而在對于這起異國訴訟能否勝訴的問題上,網民顯得比較糾結,認為“能”、“不能”“不確定”的人數差異并不明顯。 

  輿情分析 

  10月18日,三一重工高調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企業與美國政府的官司迅即引發全媒體密切關注。從輿情信息的反饋上看,正像部分媒體在言論中頻繁提到的,無論官司贏還是輸,三一重工都已經贏了。 

  這起舉世矚目的訴訟,本身已無太多噱頭可以被媒體繼續挖掘,而從各大媒體采訪權威人士的聲音中也不難看出,公眾對于訴訟的結果并沒有表示出過多的樂觀情緒,反而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即使失敗,也是一場勝仗”。

  對于內地各界的這種普遍情緒,不難理解。畢竟,三一重工面對的是世界第一權威,這種對于秩序和原有規則的挑戰,現實意義遠大于訴訟本身。 

  在輿情發酵的過程中,無論是集團高層,還是權威人士,間隔一段時間便會就此次訴訟放出高調言論,不斷刺激著媒體的早已澎湃的新聞神經,令這一輿情事件始終處于媒體報道的焦點。 

  注:以上部分資料源自媒體報道及互聯網資料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