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國際災難救援中嶄露頭角的三一重工,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領軍企業。據介紹,三一重工自創建之初就啟動工程機械技術自主創新平臺建設。 第一臺大排量、高壓力混凝土輸送泵,第一臺國產37米混凝土輸送泵車,攻破世界性難題首創的微泡瀝青水泥砂漿車……1994年以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機械產品相繼在三一重工問世。三一重工在泵車制造上目前已經形成25m—72m全系列混凝土泵車的強大供給能力,其中72米臂架泵車還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諸多創新成果的獲得,與三一重工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密不可分。
創立之初,三一重工就提出:只有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企業才能良性發展。也正是多年的自主創新,使得三一重工在知識產權方面碩果累累。三一重工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7%用于研發,致力于將產品升級換代至世界一流水準。1998年,三一重工只有4件專利,至2011年3月底,三一專利申請總數已達2697件,授權1622件,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名,年均增幅50%以上。在2010年“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中,三一重工的技術領軍人易小剛博士榜上有名,成為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全國民營企業界的唯一獲獎者;三一重工還憑借“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項目榮獲2010年度“企業創新類”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由國際行業顧問Yengst發布的2010年世界混凝土機械行業統計數據日前出爐,數據顯示,來自中國的三一重工以27.2億美元的混凝土機械年銷售額位列世界第一位。這也是三一重工自2009年一舉超越德國普茨邁斯特(俗稱德國大象)后,第二度榮膺該領域的全球冠軍。三一重工的泵車、車載泵、攪拌站、攪拌車等混凝土機械產品的銷售額在2010年都保持了90%以上的增長速率,其母公司三一集團實現了502億元的銷售收入。目前,三一重工銷售網絡遍布全球,并已在印度、美國、德國、巴西等國投建產業園。三一重工執行總裁易小剛介紹,五年后,三一在世界范圍內的員工數量將超過20萬人,年銷售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
“自主創新是矛,知識產權是盾,在市場競爭中,只有一只手揮舞著自主創新之矛沖向國內外市場,另一只手則緊握知識產權之盾牢牢守住的市場份額,企業才能引領高增長”,易小剛這樣認為。
創立之初,三一重工就提出:只有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企業才能良性發展。也正是多年的自主創新,使得三一重工在知識產權方面碩果累累。三一重工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7%用于研發,致力于將產品升級換代至世界一流水準。1998年,三一重工只有4件專利,至2011年3月底,三一專利申請總數已達2697件,授權1622件,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名,年均增幅50%以上。在2010年“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中,三一重工的技術領軍人易小剛博士榜上有名,成為全國工程機械行業、全國民營企業界的唯一獲獎者;三一重工還憑借“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項目榮獲2010年度“企業創新類”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由國際行業顧問Yengst發布的2010年世界混凝土機械行業統計數據日前出爐,數據顯示,來自中國的三一重工以27.2億美元的混凝土機械年銷售額位列世界第一位。這也是三一重工自2009年一舉超越德國普茨邁斯特(俗稱德國大象)后,第二度榮膺該領域的全球冠軍。三一重工的泵車、車載泵、攪拌站、攪拌車等混凝土機械產品的銷售額在2010年都保持了90%以上的增長速率,其母公司三一集團實現了502億元的銷售收入。目前,三一重工銷售網絡遍布全球,并已在印度、美國、德國、巴西等國投建產業園。三一重工執行總裁易小剛介紹,五年后,三一在世界范圍內的員工數量將超過20萬人,年銷售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
“自主創新是矛,知識產權是盾,在市場競爭中,只有一只手揮舞著自主創新之矛沖向國內外市場,另一只手則緊握知識產權之盾牢牢守住的市場份額,企業才能引領高增長”,易小剛這樣認為。
2011年3月22日,一臺62米泵車在上海市國際客運中心碼頭裝船啟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