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三一  企業與員工可持續發展——幫助員工成功系列報道之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5-2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黃 艷
核心提示:三一  企業與員工可持續發展——幫助員工成功系列報道之二
  2004年2月2日,站在營銷表彰晚會的舞臺上,三一重工服務工程師張金亮擁抱著自己的母親,眼眶有些濕潤。

  由于出色的工作,張金亮被評為當年的優秀服務工程師。更讓他驚喜的是,董事長梁穩根當場宣布,鑒于其在服務一線做出的成績,公司決定讓他帶薪到高校深造。

  大專畢業后,張金亮就參加了工作,但他一直希望有機會完成本科學業,沒想到竟做夢般踏入了復旦大學的校門。深知重返校園的機會來之不易,他倍加珍惜。兩年后,張金亮順利畢業,并獲得了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證書及法學學士學位證書。

  如今,張金亮成了泵送服務公司調度中心的調度長。時隔5年,他仍記得臨行前,董事長的親切叮囑,要他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好好學習。

  ■打通送讀通道

  送讀是對個人能力的肯定同時也意味著一個新的提升。據統計,短短幾年內,三一共選派了500余人前往大學深造,其中既有各級管理人員,又有生產一線的工人。

  早在2003年,三一開啟送讀通道。隨后,大批管理人員被送到各大名校深造。僅在2009年,三一共有49名公司高管及關鍵崗位管理人員就讀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攻讀EMBA、MBA。

  一線優秀技工和班組長的送讀活動啟動于2005年。當年,劉砥根、彭淑林、孫要榮、符小艷等十余名優秀員工由公司委派,赴湖南師范大學、中南大學等高等院校,進修管理方向的大專及本科文憑。隨著企業的發展,分散送讀已不能滿足需求,2009年,公司將30名班組長“打包”到中南大學,實行定點培養。

  ■培養自家經理人

  對外,開辟特色送讀通道;對內,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里應外合,為三一員工搭建了一個全方位的學習平臺。

  三一的費用預算中,研發與培訓兩項費用是不封頂的。企業的快速發展,對各類高級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除入司培訓、崗前培訓等常規性培訓外,三一將管理人員的培養放在了關鍵位置,“培養自家經理人”成了大家的共識。

  2010年,三一啟動S1000工程,即千人后備干部培訓班。這1000人涉及研發、營銷服務、制造質量等十大體系。其中研發體系計劃培養一百名優秀的技術型研發管理人員,培養對象全部是從集團各研究院有管理潛質的研發精英中選拔。他們除了精修專業外,更要兼修管理課程。

  “一個好的領導要學會激發下屬的潛能,達成組織目標。”通過培訓,研發工程師王海兵對以往不諳熟的管理清晰了很多。

  與只重視個人學習和個人智力的開發不同,三一更強調組織成員的合作學習和群體智力的開發。研發項目團隊、車間里的QC小組、6S改善小組等是公司里常見的學習單位。大家以開放的心態互相切磋,并最終達成項目目標。

  ■紅樹林效應

  在三一,崇尚學習是一種風氣。梁穩根董事長曾表示,一個人沒有學習的習慣,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青年員工,每天至少學習一小時。

  對于整天忙于工作的企業員工來說,有時學習是一種奢侈。而面對知識的更新換代和被工作日益掏空的大腦,員工急需新的血液來充實、提升自己。三一將對員工個人學習的勉勵,進一步提升至組織行為,搭建公司內外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學習平臺,營造一種全員學習的氛圍。通過保持、培育永不枯竭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帶來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

  企業的發展要依靠員工的發展,三一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傳統中國制造型企業的發展,依賴于資源的大量消耗,人力更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很多企業往往通過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來獲取超額的利潤和暴發式增長。

  三一與生俱來的文化基因決定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和諧關系,“竭盡全力,實現三一;依托三一,實現自我”,共生、共存、共發展的理念,讓三一很早就關注員工與企業雙方利益的共贏。建立行業領先、地區領先的薪酬福利體系,本科生3000元、研究生6000元的起薪,解決了大家基本的生活問題。關注員工個人進一步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是三一“幫助員工成功”更為前瞻性的舉措。不斷學習、自我提升、獲得晉升,實現自我價值,三一花重金為員工打造了這樣一條個人發展的價值鏈。

  三一的這種做法與沿海地帶紅樹的造苗方式有著暗合之處。

  生長在沿海淤軟咸澀土壤上的紅樹,不像一般植物廣種薄收,種子剝離后聽之任之。紅樹的種子并不脫離母樹,而是不停地汲取母樹提供的營養,直到長成一尺長的小紅樹才離開母樹,一頭扎到附近的泥土中,幾小時內就能長出根來。

  三一員工猶如剛萌發的種子,在母體里充分汲取發展壯大的養分。當“種子”在精心培育下變成更有能量的“樹木”時,它的成長壯大就更能為三一森林拓土開疆。已經成長成母樹的種子,又將以自身的能量、營造的環境為周圍培育出更多優秀的“樹木”,如此循環不已,基業長青。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