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三一:打造制造強企 應對金融危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11-0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三一重工
核心提示:三一:打造制造強企 應對金融危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嚴重影響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與生活。在這場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中,三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作為一家以世界500強為目標的企業,三一迎難而上,提出了強化“品質改變世界”的文化與創新理念,完善產業鏈、打造三一產品夢之隊,持續推進“數一數二”與全球化戰略的三大應對危機的策略。

  自創立之日起,三一就把研發和服務作為核心競爭力之一,通過自主創新、掌握專利和核心技術,努力將“中國制造”轉型為“中國創造”。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千億目標的提出,制造能力愈來愈顯得舉足輕重。世界金融危機突然來襲,讓三一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想在低迷的市場站穩腳跟,唯有進一步苦練內功。要突破企業成長極限,實現銷售過千億的偉大目標,必須轉變模式,以一種新的生產方式來實現粗放經營向精益化的轉變。


三一造國內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泵車被收藏展出

  三一生產方式——SPS,在制造核心能力建設的規劃中正式被提出,并付諸實踐。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認為,SPS將實現三一由粗放經營向精益化轉變,讓制造成為繼研發與服務之后三一的又一競爭力。

  在三一,一場以精益思想為指導的深層次制造變革加速駛入深水區。

                 
起重機:首條一線員工自制的焊接流水線

  不久前,在三一重工起重機廠房內,一條新的起重機活動支腿焊接流水線,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據了解,該流水線從工藝流程的設計到工裝圖紙的設計以及工裝試用的改進,全部是由活動支腿班的一線員工動手、動腦自主完成。
  
  在流水線生產現場,起重機支腿及下車小件工作中心主任顧永田面帶喜色:“流水作業使每根支腿的節拍生產時間縮短為30分鐘,活動支腿產能由原來的4臺提升至6臺。”記者注意到,近20米長的流水線,從活動支腿的組對、翻轉到完成焊接進入機加工序,整個過程簡潔流暢,四個固定的工位上,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作業,沒有存貨堆積。
  
  這與兩個多月前的生產已截然不同。據顧永田介紹,以前,起重機活動支腿在組對后,需用行車將其轉運至專門的焊接平臺進行焊接。“整個生產過程經常積壓大量在制品支腿庫存,還經常出現停工等候現象,造成了大量時間的浪費。焊接平臺占用大部分空間,員工需長時間蹲著或站著作業,勞動強度大……” 顧永田細數改善前的問題點。“必須減少浪費,讓員工站著工作。”針對問題,班組確立了大致的改善方向。這也正是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的想法:讓生產流動起來。

  方向確定,具體該如何實施?今年一月份開始,顧永田與活動支腿班班長彭梁以及該班組成員成立了“活動支腿焊接效率及質量提升”QC小組。“以精益思想為指導,以QC活動的方式,全員參與問題的改善活動。”QC活動的記錄顯示,活動支腿班的改善歷時近2個月。小組決定,取消焊接平臺,建立支腿焊接流水線。

  從流水線工藝的設置到各工裝的制作,班組成員經常開現場會議,全員討論分析。遇到棘手問題,他們會就改進方案與研發工程師進行討論。在整個改進過程中,班組成員始終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主角。

  如何讓活動支腿實現翻轉,是流水線改進的關鍵。這問題讓顧永田和彭梁幾個晚上沒睡好覺。“利用工藝所廢棄的車架固定工裝制作成翻轉工裝,并利用汽缸制作升降工裝。翻轉工裝實現支腿翻轉,升降工裝將支腿提升至員工可站立焊接的高度。”現場經驗豐富的彭梁在冥思苦想中靈光一閃。這一轉、一升、一推的組合中,輕松實現活動支腿在流水線的流轉,并由原來的坐式或蹲式焊接實現立式焊接,降低了員工工作強度。

  “焊接生產真的流動起來。”它不僅實現了產能的提升,還使在制品存貨降低約15萬元。按工位專業化焊接,加強了互檢力度,提高了產品質量。焊接平臺的取消,節省費用約19萬元。而這一模式還可推廣運用至集團內部類似支腿的焊接工作中。

                 北京樁機:零目標現場管理

  在制造變革的過程中,北京樁機認為精心組織生產并行以定置管理是搞好生產現場的當務之急。于是,樁機管理團隊重新核定生產現場崗位的定員定編,通過對生產工藝線的整體分配和生產負荷的系統測算,反復調整生產能力富余的工序,消除了瓶頸工序,平衡了工序間的生產能力。這樣,既實現了崗位結構的優化,還達到了均衡生產,把人力消耗和人工成本降到最低點。一個安全、穩定、有效的生產環境逐步形成,樁機產品的品質也得到有力保障。為激勵員工持續改善,追求現場管理的完美,北京樁機還提出了“安全隱患、事故為零,現場不良行為為零,物料尋找時間為零,呆滯物料及積壓庫存為零”等現場管理的“八個零”目標。

  面對當前客戶對產品工藝越來越高的要求,北京樁機制訂了一系列優化生產的工藝方案,同時通過工裝的合理使用,不斷改進產品工藝。桅桿的焊接組對工裝,提高了組對的標準化與組對的精度,自制的翻轉變位機,減少了翻轉過程中的磕碰,使產品的外觀更加精致。

  另外,北京樁機通過對2號廠房的布局調整,縮短了從機加到焊接工序間的搬運距離,減少了時間的浪費。動力頭裝配采用了環形線部裝,有效節約場地面積160平米,提高作業效率30%。


                 
昆山重機:機器人來了

  2008年4月,三一集團一批焊接機器人落戶昆山重機中挖動臂班。動臂中心主任陳聰對焊接機器人的投入使用記憶猶新:“對于我們來說,這是機會,也是挑戰。”他表示,當時大伙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把機器人操作好,為團隊爭得榮譽。

  機器人的到來著實讓班組興奮了一陣子,可是面對高科技,大家卻犯起難來,“沒人會操作,怎么辦?”公司領導迅速反應,決定派人到廠家學習。武波、吳振勇、蘭健成為第一批具有操作焊接機器人技能的員工。現在,蘭健已經成長為一名班長,并將機器人的操作經驗推廣到其它班組。
“有了機器人,我們實現了一人多機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量。”班組成員紛紛表示焊接機器人大幅提高了班組工作效率,切身感受到了制造變革帶來的好處。

  以精益思想為指導,以持續改善為手段的制造變革,為三一帶來了效率的提升和經營業績的增長。在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的逆境中,在人員、場地、設備基本不增加的情況下,泵送事業部、攪拌設備公司產品月產量均創歷史最高水平,起重機、湖氣產能實現翻番。三一集團制造商務系統1-8月份人均產值,較去年同期平均增長31%,其中起重機事業部人均產值增長超過90%,三一履帶起重機、旋挖鉆機、挖掘機等產品的銷售較去年同期增長顯著。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