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他和三一首臺泵車的故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8-2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三一重工
核心提示:他和三一首臺泵車的故事

  1998年,37米泵車從研制到下線,不到一年時間。這期間凝聚了研發工程師、制造工人和服務工程師的智慧與心血。他們參與創造了三一的歷史,同時也創造了自己的歷史。37米泵車將是銘刻在他們人生中的驕傲。他們是易小剛、吳冬香、陳林、賀正南、譚凌群、歐溈濱、朱紅、肖新偉、李韌、易迪佳、羅志堅、李兆龍、鄒永進、馬忠明、徐元杰……何錫孟只是他們中的代表。

  從制造到服務、從長沙到西寧,何錫孟跨足兩個領域、兩個地域,伴隨了37米泵車整整一年。
  1998年,何錫孟作為37米泵車的裝配班長,參與了該設備的裝配工作。“五大件的吊裝在當時是比較困難的。”何錫孟回憶說,當時料斗、輸送缸、水箱、主油缸、S管組成的泵送系統合稱五大件。之前三一生產拖泵,只需在平地組裝即可。但是37米泵車需要進行吊裝,大家都沒有經驗,吊裝角度、安裝位置、數據測算,都需要慢慢摸索。

  1998年年底,隨著第一臺泵車的順利銷售,何錫孟也由制造工人轉崗為服務工程師。1999年,作為當時少數幾個熟悉泵車的工程師之一,何錫孟赴西寧售后。

  何錫孟到了西寧之后,在培訓操作手的同時,還對37米泵車進行了技改。之前由于經驗不足,37米泵車分動箱采取的是拖掛形式,減震效果不明顯。何錫孟將分動箱改為掛架形式,同時還把油配管等核心部件布局進行了改進。

  更換輔閥塊的經歷,何錫孟至今記憶猶新。每當想起那刺骨的寒風,何錫孟的雙腿仍感到陣陣酸痛。西寧的冬季來得早,9月份氣溫就下降到零度以下,到12月份室外溫度更是直降到零下16度。在這樣一個寒冬,何錫孟從蘭州辦事處倉庫提著四十斤重的輔閥塊到西寧攪拌站工地,零下16度的氣溫下一身大汗。在更換輔閥塊時,何錫孟的鼻涕像水一樣流,雙腿蹲在地上完全失去知覺。回到攪拌站辦公室,何錫孟把腳放到火上烤,結果襪子燒壞了,雙腿還是沒有知覺。

  在何錫孟的精心維護下,37米泵車參加了西寧污水處理廠、西寧第一座拱橋——海湖橋等重點工程建設,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贊譽。

  2000年,三一泵車技術逐漸成熟,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何錫孟又輾轉到安徽蕪湖長江大橋開展售后工作。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