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臂架泵車結束在青海高原耕耘11年的歷史,回到生產它的“娘家”湖南三一集團,并收藏在三一博物館內。
上午9時許,位于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三一工業城紅旗飄飄,鑼鼓喧天,首臺泵車沿三一大道緩緩駛入了工業城。道路兩側,站滿了手持鮮花的員工,他們用最隆重和樸實的方式向這位凱旋歸來的功勛泵車表達最熱烈的歡迎。
“11年前,它的問世打破了國外技術對中國市場的壟斷,改變了世界混凝土機械市場的格局,標志著混凝土機械中國創造時代的來臨。11年過去了,它仍奮戰在施工一線,是目前國內使用壽命最長的泵車。”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說。
青海西寧市政公司下屬升平混凝土公司設備主管胥永珍,至今仍記得1998年這臺國產泵車進入西寧市的情景。“柴達木立交橋是西寧第一座立交橋,泵送量大,光立交橋面一個板就需要澆注混凝土2000多方。在此次澆注中,三一泵車以一次性澆注2天2夜無故障的成績,徹底打消了部分人對國產設備的顧慮。”
西寧第一座拱橋——海湖橋、王府井百貨大樓、西寧第一、第二污水處理廠、六一橋改擴建工程等青海重點工程中均留下了這臺泵車的身影。西寧市政公司負責人介紹,這臺泵車臂架使用11年來,沒有出現大故障,控制系統、液壓系統完好。2001年,三一對37米泵車進行了技術升級,2006年對其更換了液壓系統,此外再無大的維護。
“質量是前提,保養是關鍵。”三一重工執行總裁易小剛表示,三一首臺泵車能夠穩定使用11年之久,與對設備的定期保養和維護是分不開的。正確、合理地選擇及使用液壓油和經常清洗設備的旋轉關節,是保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