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最新版混凝土實體檢測技術要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8-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儀多多檢測儀器網
核心提示:根據7月29號正式實施的“DB34/T 4238-2022 水工混凝土老化防護處理施工質量檢測技術規程”新標準可知,該標準對2022年混凝土實體檢測技術指標及技術要求進行了明確說明。

根據7月29號正式實施的“DB34/T 4238-2022 水工混凝土老化防護處理施工質量檢測技術規程”新標準可知,該標準對2022年混凝土實體檢測技術指標及技術要求進行了明確說明,其詳細情況具體如下:



一、防護砂漿檢測技術要求


防護砂漿實體檢測技術指標具體如下,且應符合設計要求。


1、原混凝土表面處理厚度


符合設計要求


2、外觀檢查


防護層與基層之間、各防護層之間應粘結牢固,防護層表面應平整、無脫落、空鼓、裂縫等現象。


3、防護層施工厚度


防護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應低于設計值,且最小值不應低于設計厚度的80%。


4、界面粘結強度/MPa


≥0.5或檢測點全部為基層內部破壞。


5、抗碳化性能


防護年限3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3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5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2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10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1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二、防護混凝土檢測技術要求


防護混凝土實體檢測技術指標具體如下,且應符合設計要求。


1、原混凝土表面處理厚度


符合設計要求


2、外觀檢查


防護層與基層之間、各防護層之間應粘結牢固,防護層表面應平整、無脫落、空鼓、裂縫等現象。


3、防護層施工厚度


實測防護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應低于設計值,且最小值不應低于設計厚度的80%。


4、界面粘結強度/MPa


≥1.0或檢測點全部為基層內部破壞


5、抗碳化性能


防護年限3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3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5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2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10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1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三、防護涂料檢測技術要求


防護涂料實體檢測技術指標具體如下,且應符合設計要求。


1、外觀檢查


防護層與基層之間、各防護層之間應粘結牢固,防護層表面應平整、無脫落、空鼓、裂縫等現象。


2、防護層施工厚度


實測防護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應低于設計值,且最小值不應低于設計厚度的80%。


3、界面粘結強度/MPa


≥1.5或檢測點全部為基層內部破壞


4、抗碳化性能


防護年限3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3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5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2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防護年限10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1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