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建材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相關工作將開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5-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上海證券報 華創證券
核心提示:近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向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發出委托函,正式委托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開展建材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相關工作。

近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向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發出委托函,正式委托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開展建材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相關工作。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委托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在水泥等建材行業配額分配方案及基準值測算,組織建材行業碳市場運行測試,全國碳市場監測、報告和核查體系相關研究,為主管部門和企業提供咨詢、診斷服務,組織和指導碳排放管理員培訓、評價,配合開展全國碳市場相關能力建設等多個方面承擔具體工作和開展各項服務。


這意味著除電力行業之外的其他行業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的步伐已經邁出。據北京環境交易所總經理、綠色金融委員會副秘書長梅德文預測,如果未來碳交易市場從電力行業擴大到石化、化工、鋼鐵、建材、有色、造紙、航空等8大行業,交易規模配額規模預計會到50億噸。


業內人士預計,2021年我國碳交易市場成交量或將達到2.5億噸,為2020年各試點交易所交易總量的3倍,成交金額將達60億元。


八大高耗能行業逐步納入


據了解,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委托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在水泥等建材行業配額分配方案及基準值測算,組織建材行業碳市場運行測試,全國碳市場監測、報告和核查體系相關研究,為主管部門和企業提供咨詢、診斷服務,組織和指導碳排放管理員培訓、評價,配合開展全國碳市場相關能力建設等多個方面承擔具體工作和開展各項服務。


除電力行業外,全國碳市場覆蓋范圍明確8個高耗能行業于“十四五”期間逐步納入,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和民航。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全國碳市場總體設計專家組負責人張希良此前對記者提到,應盡快擴大碳市場行業覆蓋,最大化發揮碳價格的激勵約束作用。除了今年在電力行業進行全國碳市場交易運行,也可以爭取把水泥和電解鋁行業納入碳市場管理。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日前介紹,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圍繞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持續完善全國碳市場管理制度體系。


一方面,加快推進《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立法進程,制定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規則,印發《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試行)》等相關配套制度文件,完成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建設,開展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配額分配,加強相關能力建設,力爭今年6月底前啟動上線交易。此外,還需建立健全溫室氣體數據管理及履約相關工作機制。完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監測、報告和評估技術體系,推動實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動,繼續加大氫氟碳化物、氧化亞氮和六氟化硫排放控制力度。


水泥行業頭部企業有望受益


國盛證券認為,碳交易利好供給總量控制,繼續關注消費建材優質成長龍頭。


華創證券表示,行業上來看,電力行業是首批被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的行業,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航空剩余七大行業,將在“順利對接、平穩過渡”的基調下逐步納入全國碳市場,擁有良好碳排放數據基礎的水泥、電解鋁行業將優先被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


水泥行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點行業,占社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10%以上,水泥行業的碳排放配額交易,在2012年已有試行。


2012年廣東省內4家水泥企業塔牌集團、海螺水泥、中材水泥、華潤水泥以60元/噸的價格、花費6799萬元認購了13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權配額,成為中國基于碳排放總量控制下的首宗配額交易。企業認購的配額是為未來新增水泥產能購買的碳排放配額,其中政府免費提供90%的配額,企業自行購買10%的配額。若參考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其給予成員一定的碳排放配額,成員使用剩余的配額可以通過碳交易所出售給碳排放超額的企業,率先實現減排目標的企業或將能擁有更高的利潤。頭部水泥企業有望通過全國碳交易市場將自身在生產技術以及環保水平上的優勢轉換為一定的經濟效益,生產工藝落后、環保水平較低的小企業成本抬升,或將被加速淘汰。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