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鐵塊替代混凝土”式檢測之亂尤須嚴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4-0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北京青年報
核心提示:針對“鐵塊替代混凝土”式檢測丑聞,一方面要強化對工程檢測機構的監管,形成市場化的制約機制;另一方面,有必要針對工程檢測等潛在社會危害巨大的特殊第三方機構,修正現有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的相關罰則條款,加大對此類檢測亂象的懲處震懾力度。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長沙市望城區法院一審判決書顯示,長沙望城區一個房地產項目建設使用有問題的混凝土,導致該項目一棟樓房的12-27層被拆除返工重建。這起“問題混凝土”案,還牽出案中案:為涉案樓盤提供檢測服務的湖南勵信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用鐵塊替代混凝土試塊進行強度檢測,并出具虛假檢測報告,致長沙另一個樓盤5層樓混凝土構件強度未達設計要求,最終耗費巨資進行加固處理。


建設工程領域的偷工減料案例,媒體已經曝光過很多起。遏制建筑亂象,強化監管是不二法門,這個監管是系統性的,既包括政府部門監管,也包括第三方機構監管。但是,現實中的一些第三方機構,往往是很尷尬的角色。比如一些監理機構,拿著業主單位的錢,一方面被施工單位利誘,另一方面又要唯業主單位馬首是瞻,幾乎只剩流程上的簽字權。


上述新聞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擔負著檢測混凝土強度是否合格的重任,其工作內容直接關乎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和購房者的人身安全。但這家檢測機構膽大包天,竟然使用鐵塊代替混凝土試塊獲取虛假檢測數據,實在令人震驚。雖然當事人因犯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已被判刑,但相比該行為可能造成的巨大公共安全危害,不過一年左右的刑罰,似乎不足以評價其犯罪惡意與危害。


該機構之所以用鐵塊代替混凝土試塊檢測,顯然是明知該混凝土試塊強度可能不達標,為了“不得罪”委托單位,不讓委托單位“失望”,確保給出合格的檢測數值,因而昧著良心弄虛作假,出具了虛假檢測報告。有這樣的檢測機構存在,再差的混凝土試塊也不可能不達標,無良公司偷工減料的膽子自然越來越大。而對整個檢測行業來說,這種機構的存在,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認真檢測的機構反而無人委托,只能被淘汰出局。


說白了,出具虛假報告,是為了討好委托單位,是為了拿到更多業務,是為了賺錢。可問題是,干這種違法的事,他們怎么敢?原因就在于,被發現的概率比較低,只要建筑過程中不出事,房子建成后沒有塌,似乎就可高枕無憂。新聞中的檢測機構,這次之所以東窗事發,是被“問題混凝土”事件牽出,似乎也是事出“偶然”,否則,該機構大概還會一直生意興隆下去。用鐵塊代替混凝土試塊的“檢測技術”,事實上成了他們的生財之道。


對建設工程安全擔負著重要檢測職責,進而直接關乎他人生命財產安全,這樣的檢測并不只是一門普通的生意。檢測機構無所不用其極地故意造假,等待他們的,如果最多不過一年左右刑罰,難免令人擔心,會不會在事實上成為可怕的“反向普法”——被查到的概率本身那么小,即便被查到也不過坐一年牢,暴利面前,還有什么不敢干的呢?


相比一般第三方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主要是經濟方面的隱患和問題,工程檢測第三方機構弄虛作假,則可能直接要出人命。針對“鐵塊替代混凝土”式檢測丑聞,一方面要強化對工程檢測機構的監管,形成市場化的制約機制;另一方面,有必要針對工程檢測等潛在社會危害巨大的特殊第三方機構,修正現有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的相關罰則條款,加大對此類檢測亂象的懲處震懾力度。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