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延慶區4家混凝土攪拌站全部完成環保升級改造。升級改造后的混凝土攪拌站將進一步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揚塵污染,以全新的面貌投入生產使用,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在工程建設中廣泛使用。傳統的混凝土在生產過程會泄露出大量的粉塵,同時產生廢水,一旦發生泄漏,就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在攪拌站工作的人經常會用“風來滿天灰,雨來遍地泥”形象地比喻攪拌站的狀態。除了這些,在攪拌生產過程中物料與設備也會發出不小的噪音,產生噪聲污染。
自2019年開始,延慶區組織全區4家混凝土攪拌站開展密閉化升級改造工作,這同時也是2020年全區的折子工程。施工前期區住建委深入各家攪拌站,在改造方案擬定、施工圖紙設計等方面,反復協調、指導,做足了準備工作。最終,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于近日完成了全部改造內容。
為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北京眾和聚源混凝土有限公司于2020初便開始了改造工程。如今改造工程順利結束,工作區域煥然一新。拱起的藍色房頂將各生產車間遮蓋住,一個挨一個,猶如藍色“蘑菇”一般,整體環境干凈整潔。在砂石分離車間,電子調配設備,傳輸設備、智能處理系統等一應俱全,各環節設備有序運轉,機器散發出嗡鳴聲。混凝土攪拌站為生產區域加裝的“藍蓋子”,讓配料設施與生產設備不再“露天作業”,把揚塵情況降到最低。
據悉,北京眾和聚源混凝土有限公司引進砂石分離設備將污水再利用,達到了循環利用綠色環保的目的。同時,將生產區域的頂部進行遮蓋,在遮蓋房頂的下方配備過濾系統,保證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的同時,做好了生產設備的養護。至此,一個綠色的循環體系形成。
北京眾和聚源混凝土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洪喜:“完成密閉化升級改造之后,整體噪聲和粉塵排放減少了很多。在今后的生產過程中堅持綠色生產,為延慶的綠色發展作出貢獻。”
在助力綠色發展的眾多舉措里,早在2019年,延慶區還啟動了“公轉鐵”和電車運輸,包括北京眾和聚源混凝土有限公司在內的4家單位陸續選擇了“鐵路運輸+電車運輸”的模式,大大降低了粉塵污染。今后各企業將逐步加大綠色運輸比例。
延慶區住建委建材辦副科長 朱存:“近年來,我們一直在解決混凝土攪拌站的綠色生產上下苦功,通過密閉化升級改造和‘公轉鐵’等工作,積極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助力藍天保衛戰,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監管和指導力度,推進延慶區建筑材料綠色生產更加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