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交二公局合江長江公路大橋首次C70管壓混凝土灌注完成,項目副總工魏海龍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近30小時沒合眼了。“雖然當時累到邁不動步子,但現在想起來仍然很開心。”魏海龍回憶道。
合江長江公路大橋連接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城和江北白米鎮,是世界最大跨徑飛燕式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大橋上部結構施工的關鍵在于保持受力體系平衡,因此施工工序要在邊拱—主拱—系桿索之間來回轉換。而C70管壓混凝土灌注施工是大橋施工中最難的部分,也是大橋創建品質工程的重點。
四川地區河砂稀少,邊拱施工主要采用玄武巖機制砂制造混凝土。C70混凝土具有高強度、高流動性、自密實、微膨脹特點,玄武巖機制砂比重大,容易出現堵管現象。為保證壓注順利進行,項目采用了微珠的膠凝材料,成功解決了邊拱管壓混凝土問題。但與邊拱施工相比,主拱跨徑大、高度更高、一次性連續泵送時間更長,對混凝土的要求也更高。“玄武巖機制砂用于邊拱施工可以滿足標準要求,但要用在主拱施工中質量卻難以保證,更別說符合品質工程的創建標準。”項目經理肖開軍說出了他的擔憂。
為此,項目決定擴大河砂采購范圍,最終在云南省水富市找到了合適的河砂,并且用一級粉煤灰替代微珠。經過試驗,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力學性能得到大幅改善,成功解決了大跨徑C70鋼管混凝土灌注的技術難題。
C70混凝土的特性決定了單側鋼管拱必須一次連續泵送成功,項目采用頂升壓注法施工,泵送分三級進行,兩岸自拱腳至拱頂對稱同步灌注。8月下旬,三次C70混凝土泵送試驗順利開展,施工組織配合、泵機選型、間隔3米的泵管固定都沒有問題,但沒想到,8月28日的首次C70管壓混凝土灌注卻給所有現場施工人員留下了深刻記憶。
8月28日早上7點,首次灌注正式開始。按照計劃,將在當天晚上9點左右結束。但到下午6點,南岸突然出現了爆管現象,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頓時都有些慌了神,魏海龍和生產副經理仝增毅經過分析原因是泵機排量太大,壓力過高,部分彎頭磨損所致。找到原因后,他們迅速在拱上開孔,排除管內浮漿,并換上備用泵機。29日凌晨4點,混凝土灌注繼續實施,完成了694立方米混凝土灌注施工。“C70混凝土其實十分‘嬌氣’,為了確保性能,必須在溫度較低的時間進行施工,中途不能出一點問題。”經過這一次磨合,魏海龍已經摸清了C70混凝土灌注的“門道”。10月14日,8根主弦管內C70混凝土圓滿灌注完成。
10月26至27日,四川省橋梁年會在合江召開,項目所作的專題報告中對創建品質工程的做法得到了在場專家的一致認可。“雖然后續施工仍有難度,但最大的難關我們已經闖過了。”稍有點空閑的魏海龍決定把已經推遲了幾個月的婚禮盡快辦完,此時他身后紅色拱橋的雛形已穩穩地橫跨長江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