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山西混凝土行業:創新商業模式,建設誠信體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1-1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材報 張運科
核心提示:1月8-9日,以"升級、創新、共享、筑夢"為主題的"山西混凝土行業2018年會暨砼享未來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平遙縣舉行。會議回顧了2018年全省混凝土行業工作,分析了當前行業面臨的形勢,圍繞推進行業全方位創新、突破行業面臨的困境、做精做專業務、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實現混凝土行業可持續發展來探討下一步工作。


1月8-9日,以"升級、創新、共享、筑夢"為主題的"山西混凝土行業2018年會暨砼享未來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平遙縣舉行。會議回顧了2018年全省混凝土行業工作,分析了當前行業面臨的形勢,圍繞推進行業全方位創新、突破行業面臨的困境、做精做專業務、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實現混凝土行業可持續發展來探討下一步工作。山西省建筑業協會秘書長張新民、副會長王凡,國家建材情報研究所混凝土技術中心主任孫繼成,北京砼享未來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聞寶聯,晉中市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王建軍,平遙縣城建局局長趙立濤,山西省建筑業協會鋼筋混凝土專業委員會會長宋建榮,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安全、張慧愛等出席了會議。會議邀請中國建材科學研究總院建材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混凝土技術發展中心和北京砼享未來工程技術研究院的專家團隊出席了會議,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宋少民、武漢大學教授梁文泉、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劉娟紅等十多位專家學者為會議作專題報告。來自全省混凝土行業代表共3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山西省建筑業協會鋼筋混凝土專業委員會主辦。


張新民在講話中高度肯定了混凝土專業委員會一年來的工作。他說,混凝土行業承載著全省工程建設和工程質量的重任。去年一年大家都經歷了市場大的變化,尤其砂石等基礎材料價格的快速上漲,企業難以適應,這種外部環境沖擊甚至影響到企業生存和發展,加之市場惡性競爭,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混凝土行業發展路在何方?我們怎樣來應對?他呼吁要認真研究轉型發展的思路和出路。他重點通報了2019年在全省行業內開展誠信體系建設的安排,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量化考核。未來市場的準入門檻必然和企業的信譽度掛鉤,今后混凝土行業必然經歷大洗牌和優勝劣汰,行業整合轉型必然要面對各種挑戰。


宋建榮會長作了題為《凝聚而為,順勢而上,共創山西省混凝土行業發展新局面》的工作報告。目前山西同全國其它地方一樣,混凝土行業產能過剩,產能利用率不足30%,市場供過于求,競爭激烈,產品價格下滑,加之原材料市場波動,尤其是砂石價格上漲過快,應收帳款壓力等,嚴重制約著混凝土行業的健康發展。2018年,山西鋼筋混凝土專業委員會在加強行業自律、提供決策咨詢、服務企業發展、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比如為規范全省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的生產和管理,由專委會牽頭,部分會員單位參與,先后編制完成山西省《預拌混凝土生產質量管理標準》(已于2018年9月1日實施),山西省《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標準》(預計2019年出臺)兩個地方標準;調研并完成《太原市混凝土原材料調研報告》、《山西省預拌混凝行業調研報告》呈上級部門作決策參考。面對2019年,宋建榮指出,有機遇也有挑戰,我們要改革創新,要充分發揮混凝土的"凝聚力",鋼材的"堅強力",石料的"承受力",水泥的"粘合力",為行業打造新的商業模式,建造混凝土從原料供應到生產經營的"在線"網絡服務平臺。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在政府支持民營企業相關政策形勢下,建立政銀企三方對接,解決行業應收賬款難題。同時緊緊依靠建筑業協會,建立行業誠信體系平臺。


專題報告有:宋少民《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新技術體系解析》、梁文泉《混凝土技術的現狀與未來:兼論對混凝土材料的再認識》、劉娟紅《鐵尾礦石和灰石石粉》、沈玉《大體積混凝土抗裂技術》、丁宏《工業建筑耐高溫混凝土技術》、袁新宇《預拌混凝土企業的精細化管理策劃》、陳杰韜《攪拌站污水處理系統設計與污水利用》、馬永勝《又見"GB50496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標準"配合比設計談》、王險峰《混凝土中兩個"配合比"技術的討論》、陳淑高《商混站生產濕拌砂漿技術體系》、莫春輝《開工快線-助力商砼企業升級工業4.0》。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