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國內海外全面發力 三一2008年喜獲豐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2-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慧聰工程機械網
核心提示:國內海外全面發力 三一2008年喜獲豐收

  保持行業領先經營業績持續增長 

  2007年,三一集團實現銷售135億元,利潤40.2億元,成為建國以來湖南省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家過百億的民營企業。 

  2008年,三一克服了冰雪和地震災害、能源緊張、產能受限、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通過產品升級換代、精細化制造、提升產品質量和研發服務核心能力、加大國際市場的拓展力度等措施,公司仍然取得了很好的經營業績。今年,我們延續了以往的增長速度,其中三一重工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108.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82%。企業競爭力和行業領導地位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市場占有率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炷翙C械、樁工機械、履帶起重機械、掘進機保持了國內市場第一品牌地位,港機、挖掘機等產品成為強有力的市場進攻者,其中挖掘機市場反應火爆,2008年截止目前銷售挖掘機3000多臺,同比增長超過100%,市場份額已接近內資品牌第一。正面吊、堆高機市場占有率也上升到第二名。 

  研發能力進一步提升。上半年,三一有20多種新產品推向市場?!皝喼薜谝坏酢?00噸履帶起重機打破了國外品牌對中國大型、超大型履帶起重機市場長期壟斷的格局;新品泵車全面推廣X支腿結構新技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SYMC+SYLD控制系統全面升級;SR系列入巖鉆機實現批量生產;SY系列混凝土泵車和LTU系列瀝青攤鋪機榮獲“節能推薦產品”稱號。技術的進步大大增強了三一的核心競爭力。 

  全球布點海外市場業績驕人 

  目前,三一已在歐洲、北非、美國、印度、俄羅斯、阿聯酋、中亞非、沙特、東南亞、南美、烏克蘭、南非、澳洲等13個地區和國家設立海外子公司,其中印度產業園建設已經初步完成,美國制造基地正在建設,歐洲等幾家子公司已完成所在區域的征地工作,全球6S店布局正有條不紊推進。2008年1—6月,三一集團直接出口超2億美元,預計全年出口可達到去年的兩倍。 

  以國際化資源提升三一的國際化 

  2006年11月,三一在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投資6000萬美元建設工程機械制造基地,是中國在印度的最大一筆投資。當時,正在印度訪問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對該項目表達了特別祝福。 

  2007年9月,三一在美國喬治亞州桃樹市投資6000萬美元建設海外制造基地,進一步輻射加拿大、墨西哥市場,計劃五年內實現5億美元的產能。三一是中國第一家在美國建立工廠的機械制造企業。 

  而今年,三一的國際化步伐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008年3月7日,三一德國公司正式落戶德國科隆市。根據規劃,三一將在德國征地建廠,該投資計劃預計2009年投入運營。三一德國公司開業及投資項目的啟動,將形成三一集團繼印度、美國以后的第三大海外制造基地和經營平臺,標志著三一全面進入歐洲這樣一個有著成熟商業環境及巨大潛力的高端市場。 

  另外,隨著國際化步伐的加快,三一將進一步拓展歐洲市場。2008年8月,在北京的比利時王國駐華使館,比利時首相伊夫·萊特姆、駐華大使裴伯寧與三一董事長梁穩根、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進行了會晤,增進了雙方的了解,尋求共同發展的契機。“我們非常高興有機會能為三一這樣世界一流的企業服務?!比R特姆在會晤時表示,比利時政府將為三一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支持三一在比利時的發展。雙方都對三一在當地的投資非常有信心。 

  三一在海外投資建廠,可憑借自己的優勢資源,去整合當地優秀的技術資源、人才資源和管理資源并為已所用,進而輻射廣闊的市場,通過在當地的“本土化”來,以國際化資源來提升三一的國際化。 

  海外市場拓展 

  除海外投資外,三一通過全球布點,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目前,三一產品已銷售到110多個國家,在俄羅斯、中東、印度、北非、歐洲、東南亞等區域的銷售十分火爆。 

  三一拖泵、泵車、平地機、履帶吊等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認同度高,產品銷售一直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隨著美國大量公共事業的興建,三一泵送設備市場占有率已經躍至美國前三。在14個北非國家,三一產品已在8個國家實現銷售,其中攪拌設備、混凝土機械有較大增長,產品銷售呈現多樣化趨勢,三一平地機在阿爾及利亞市場占有率提升到10%以上。 

  其它產品也創出了海外銷售佳績,成為海外市場的后起之秀。7月份,16臺攤鋪機出口阿爾及利亞,創造了三一瀝青攤鋪機一次性出口單個國家數量最多的歷史紀錄。8月,10臺旋挖鉆一次性出口安哥拉。10月,25臺三一汽車起重機銷往巴西,創造了三一汽車起重機一次性出口單個國家數量最多的歷史紀錄。2007年,三一汽車起重機出口不到20臺,而今年出口已經超過160臺,出口勢頭強勁。 

  海外服務體系建設成重點 

  隨著全球市場的布點,三一將海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海外營銷工作的重中之中。2008年上半年,國際公司向全球輸送數十名服務工程師,大部分子公司服務工程師實現了本地化。印度公司成立了事前檢修、事后快速反應的服務機制,設立服務顧問咨詢機制,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目前,三一海外已擁有專業高效服務團隊250余人,通過售前、售中和售后全過程的貼身服務,為客戶提供成套方案的項目支持。全球建有倉庫40個,全球配件物流體系也正在規劃,屆時配件網絡覆蓋率在200公里,能確保三一客戶配件24小時及時送達。同時三一國際服務信息化管理邁上新臺階,全球客戶門戶網站GCP系統方便快捷地為客戶提供配件查詢,在線訂購,動態設備管理等優質服務。 

  開啟全流通時代再樹股市標桿 

  2008年7月,在股市低迷的全流通解禁時期,三一第一個宣布解禁股繼續自動鎖定2年,股價低于55.76元不減持,再次成為股票市場中的表率,引起其他股票爭相效仿。 

  三一重工控股股東三一集團承諾:對6月17日解禁上市流通的三一集團所持518126188股三一重工股份,自6月19日起自愿繼續鎖定2年;自6月17日起兩年內,若三一重工股票二級市場價格低于6月16日收盤價的2倍(即55.76元/股),三一集團承諾不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所持有三一重工股份。 

  在獲悉三一集團減持承諾后,著名經濟學家韓志國通過其博文《市場最值得珍惜的積極信號》表示:“三一重工的大股東宣布把已解禁的大非推遲兩年減持,這是半年多來市場出現的最值得珍視的積極信號”,是“中國股市在大小非問題上屢陷困境后出現的最為積極的變化。這個變化雖然發生在個別企業中,但卻明顯地具有全局意義?!?nbsp;

  開創諸多股改先河的三一重工,在進入全流通時代后,為上市公司全流通后的“大非”持股行為樹立一個值得仿效的“標桿”,再次成為股票市場的“風向標”。 

  履行社會責任全力參與抗冰抗震 

  2008年元月,湖南遭遇50年一遇的冰災。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成為重災區,三一重工配合交警全力投入“京珠高速公路保衛戰”,每天派出20臺平地機改裝成的鏟雪破冰車,在高速公路、長沙市各主干道鏟雪破冰。從1月25日至2月5日,三一重工出動的24平地機在京珠高速堅持了10天10夜,破冰總行程943公里。與此同時,三一重工每天至少派出20輛物資救援車、兩臺起重機,滿載物資奔赴湖南各條高速公路支援救災工作。另外,湖南衛視舉辦的“愛心大融冰,我們一起過年”的賑災晚會上,三一重工還捐資300萬元,支援抗冰救災工作。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區發生強烈地震,三一第一時間作出反應,派出大量人力物力抗震救災。三一集團向災區捐贈1800萬元設備和現金,另外三一集團員工自發再向災區捐愛心款300余萬元;派出7臺挖掘機、8臺起重機、8臺服務車、80多人的救災志愿隊在災區奮戰13天,冒著生命危險,依靠重型裝備的機械特性和人員不分晝夜的奮戰,打通災區阻塞路段近30公里路,救起災民20余人。6月,三一又啟動了向地震災區的第二輪捐贈,在湖南對口的救災地區捐建一所希望小學,捐建一套混凝土攪拌站,同時還費招收131名災區青年到三一技校接受職業培訓并幫助安排就業,研制了抗震救災的專用設備。三一在本次抗震救災中,出動的大型工程機械設備和專業志愿者對震區道路的開掘疏通、大型建筑物下被埋人員的營救、后續機械專業操作手的培訓和指導上機等方面,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在共青團中央和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十大杰出志愿者”和“中國十大杰出志愿服務集體”的評選中,三一抗震救災突擊隊被評為“十大杰出志愿服務集體”之一。另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青團中央評選出的“抗震救災英雄志愿服務集體”中,三一抗震救災突擊隊榜上有名,全國僅四家團體獲此殊榮。共青團三一集團委員會還榮獲共青團中央委員會“湖南省抗震救災先進團組織”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三一的成立只有19年,員工平均年齡29歲,25000多名員工中,90%以上是青年。在2008年兩次重大自然災害中,三一參與救災的志愿者突擊隊是名副其實的“80后”突擊隊,平均年齡只有26歲,他們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改寫了80后“跨掉的一代”的社會印象,勇敢地承擔起了共和國公民的責任。 

  推行制造變革探索三一生產方式 

  作為有遠大理想抱負的企業,三一一直思考,除了通過創新和努力向社會貢獻一個一流的、受人尊敬的、能創造財富的世界級公司之外,在這個特殊的時代三一有責任再貢獻一個倍受推崇的模式或一個偉大的思想,來推動整個行業乃至社會的進步。 

  三一選擇了一個成長性較好的產業,相對于大規模制造而言,三一所屬的離散型制造業是技能密集與勞力密集的綜合體。技能密集意味著強大的技術開發和應用設計能力,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勞力密集則通過大量技術工人的聘用消化社會的就業壓力。以上優勢將使離散型制造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具有競爭力。但在技術趨同,要素優勢逐漸削弱的今天,要繼續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突破企業成長極限,繼而與美、歐、日等制造強國的世界制造巨頭同臺競技,國內企業還有一些基本的問題需要解決?!耙虼?,需要我們構想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才能加以解決,這種生產方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一生產方式(SPS:Sany Production System)?!比患瘓F總裁唐修國這樣表示。 

  針對制造企業普遍存在的“浪費大、流程混亂、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弊病,三一生產方式以精益思想為指導消滅浪費,采用六西格瑪方法優化流程,運用IT平臺合理配置資源。 

  今年以來,三一大刀闊斧地進行制造系統的精益變革。生產組織方式的改變,使得三一的現場管理進一步加強,計劃完成率直線上升,產能大幅提升,產品庫存下降,各種浪費現象逐漸得以消除。在推動制造變革中,三一全面引入六西格瑪管理,首批啟動26個六西格瑪項目,通過持續改善,極大地提升了三一設計、制造、質量、服務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為三一培養了一批六西格瑪專業人才。 

  同時,精細化制作、重品管理、QC活動等質量管理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全員的產品質量意識,“宗教般的質量文化”成為三一的第一文化。 

  目前,以“品質改變世界”為使命,探索三一生產方式,貢獻世界級管理模式已成為三一人的共識。三一重視制造,正努力將“制造”打造成繼研發、服務之后,三一的又一核心競爭力。 

  創新經驗屢受中央推介 

  黨建工作: 

  2008年2月,《求是》欄目對三一的黨建進行了詳細推介,高度評價了三一把黨的建設始終作為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把黨建工作切實與企業經營發展融為一體,把現代科技手段引入企業黨建工作。三一發揮了黨組織的凝聚作用,促進企業人才隊伍的穩定,發揮了黨員教育培訓功能,加強企業人才隊伍的培養,發揮了激勵引導作用,促進企業“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技術創新: 

  2008年8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的《文獻與研究》發表了題為《自主創新的發展路子是怎樣走出來的》文章,著重研究了三一在自主創新方面的探索實踐、經驗成果。文章提出,率先進入我國的混凝土泵送機械行業的某些企業,在與德國大象、施維因等企業的合作中關鍵技術全部依靠向德國購買,無法實現技術上的超越,混凝土泵的國內市場90%被德國占據,非常不合理。三一的自主研發和創新,令其研制的混凝土輸送泵國內市場份額節節攀升,到2006年已經達到了58%,使德國產品市場占有率從90%下降到5%,實現了后來居上,成為了混凝土輸送泵行業的泵王。 

  文章高度肯定了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產業報國志向的三一企業家,推介了三一的人才激勵、創新投入、研發理念等創新之道。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