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靖江市一共七八家混凝土企業,目前已經確認兩家沒有環評手續,而企業依然進行大量生產,還談何環保?
自沿江開發以來,江蘇省靖江市“以港興市、港城相依”,成為我國第一大民營造船基地、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和全國最大木材進口集散基地。
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天平前,靖江市已做出了選擇。在靖江市委市政府的新規劃中,將長江岸線利用大體分成了“三個三分之一”,即綠色發展區域約占三分之一,開發性保護區域約占三分之一,不開發區域約占三分之一。
近日,由靖江市規劃局等多部門聯合執法,對轄區內的天港碼頭違規建設的混凝土生產廠進行了強制拆除。這似乎讓當地居民感受到了靖江市對長江岸線生態保護的決心和力度。
天港碼頭負責人表示,他們企業愿意支持政府的生態治理工作,但是希望靖江市政府能在執法工作中“一碗水端平”,“他們對長江邊上的其他違法違規混凝土生產企業置若罔聞,這明顯是選擇性執法。”
五部門聯合拆違
10月26日,靖江市規劃局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天港碼頭限期自行拆除違法建設的混凝土生產建筑物及構筑物。11月7日,由于天港碼頭未按要求完成拆除,規劃局下達《拆除通知書》,明確將對違法建筑物進行強制拆除。
11月9日上午,由靖江市規劃局牽頭,組織了上百人的拆除隊伍在天港碼頭對未經規劃批準建設的這家混凝土企業進行了強制拆除,數十米高的水泥及沙石攪拌桶倉被落地放倒。
從靖江市規劃局首次下達行政文件到組織人員強制拆除,天港碼頭的商砼拆違工作共歷時半個月。一位混凝土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單從執法時間因素著眼,此次拆違工作可謂力度大、效率高。”
據了解,靖江市現有混凝土生產企業不足10家。靖江市國土局監察大隊隊長孫峰表示,近年來國土局只為一家混凝土企業供過土地,“混凝土只能在本地銷售,由于運輸成本原因,幾乎不向外地出售。”
靖江市委、市政府曾在2013年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意見》,該意見載明要構建科學合理的產業形態。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搶占高端建筑市場。嚴格控制低等級總承包類企業(主要是房屋建筑和預拌混凝土等企業)的數量規模,在全市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
在靖江市規劃局,該局紀姓總規劃師告訴記者,混凝土產業不在政府禁止審批序列之內,“如果生產企業符合各項申報條件,混凝土企業目前在長江岸線上落地是政策所允許的。”對于被指缺少規劃手續的另外幾家生產企業的查處情況,該負責人表示調查工作尚未結束,“但一定會依法嚴格查處。”
難以一碗水端平的執法
作為新興的港口工業城市,靖江擁有長江岸線52.3公里,水陸交通便利。
“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轉變思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靖江市委書記趙葉曾表示,今年靖江市劃出了近20公里的長江岸線,專門用于建設生態濕地和公園,提出“永久不開發”,當地人稱為“不開發區”。
“應該加大碼頭整治,糾正無序經營,取締非法經營,對污染嚴重的碼頭堅決關停、搬遷,對無證照、長期占用岸線無能力發展的企業,政府應清理或評估收購。”靖江市一位政協委員曾建議。
靖江市環保局辦公室負責人王桂斌告訴記者,11月中旬,該局接到群眾關于有混凝土企業未取得審批手續私自生產的舉報。隨后,環保局對全市商砼行業進行專項檢查。“目前已經對無環保審批手續的智晟混凝土公司及弘偉混凝土公司進行立案調查。”王桂斌表示接下來一定會對違法行為進行依法查處。
靖江市國土局在11月7日也曾下達《土地行政處罰決定書》。國土局認定恒生混凝土公司未經批準非法占用近5000平米土地的事實,并做出沒收非法用地上的建筑物和設施并處罰金的決定。該紅頭文件還注明在2013年國土局就曾對恒生公司下達過《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
正是由于職能部門對上述違法行為目前仍未執法處理,天港碼頭負責人認為靖江市的職能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未能“一碗水端平”。
“2013年就曾發現恒生公司的非法用地問題,但是至今仍未處理,雖然下了處罰決定,但是并未沒收違法建筑物及設施。這也應該算是國有資產流失。”“全市一共七八家混凝土企業,目前已經確認兩家沒有環評手續,而企業依然進行大量生產,還談何環保?”
被迫強拆?
在位于靖江市羅家橋區域的弘偉混凝土公司,記者看到該廠就建在長江邊上。離廠區不到20米的防護堤上豎立著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告示牌,被環保局認定未取得環評等手續的該企業不時有運輸混凝土的罐車出入。
靖江市國土局監察大隊隊長孫峰告訴記者,靖江市范圍內共有六七家混凝土生產企業,“三家建在長江岸線上,另外幾家建在河道里。”在靖江,混凝土企業之所以全部臨江而建,主要是企業為了減少運輸成本。
對于恒生公司違法用地的執法情況,孫峰說現在正在清點非法用地上的建筑及設備清單,“清點后會和國資委進行相應手續交接。”至于何時可以完成相關工作?孫峰表示國土局會盡快處理。
對于前文所述天港碼頭的強制拆遷,網絡上有消息稱強拆并不是由于規劃局對違法情況的主動“出擊”,而是因為媒體曝光的輿論壓力。“要不是媒體曝光,天港碼頭的混凝土企業或許至今也不會被拆除。”當地一位混凝土從業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據了解, 2015年7月靖江當地的7家混凝土生產企業曾聯名舉報、反映天港碼頭未經審批私自建設生產的問題。在一份信訪登記表上,記者看到包括恒生、弘偉及智晟三家已被職能部門認定為缺少生產手續的違規企業也在聯名舉報人名單之內。“但是問題始終未被相關部門重視。”一位知情人說。
10月25日,江蘇城市頻道曾以《五部門管不住一個違章》為題對緊靠長江的天港碼頭的混凝土企業依然在建的事情進行了報道。在環保局及規劃局等職能部門相互推諉的事實被披露之后,“他們被迫做出了強制拆除的行為,目的就是做給媒體看。而長江邊上的混凝土亂象至今未被嚴格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