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經濟出現微妙變化。
根據近期各地政府召開的前三季度經濟分析會,目前整體保持了平穩向好的態勢,未提經濟存在大的下行壓力的字眼。
江西省政府10月15日召開常務會議指出,全省經濟發展繼續保持總體平穩態勢,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主要表現為“形穩勢好”,成績來之不易。
此前山東、內蒙古、湖北等地分析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時,也提出了經濟整體平穩的結論。這些地區盡管沒提經濟下行壓力大的觀點,但仍強調要加快工業和民間投資。
江西省政府分析強調,當前已進入第四季度,離年終只有兩個多月時間,各地各部門要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尤其是抓好民間投資,努力擴大消費需求,促進外貿出口;堅持問題導向,落實政策措施,形成政企攻堅克難的合力,著力幫扶實體經濟。
國家統計局將在10月19日公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一些機構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仍是6.7%,與上半年和一季度類似,但是工業利潤、投資增速都在轉好。
國家統計局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不能為了經濟的增長而容忍房地產泡沫的膨脹,不能用膨脹泡沫的方式去保證穩增長。經濟長期持續增長,還是要靠改革,通過轉型、創新來實現,特別是要靠加大公共服務和創新雙引擎的投入來促進經濟發展。
地方分析前三季度經濟
從10月12日開始,各地政府陸續召開經濟分析會議,都得出了經濟整體平穩向好的結論。
12日海南省政府召開會議分析認為,前三季度全省經濟整體呈現高開、穩走、向好的健康態勢。
13日山東省政府認為,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整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向好。
14日,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召開會議指出,前三季度經濟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的態勢,主要指標處在合理區間,經濟運行中呈現許多積極變化,產業結構、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效益好轉,市場活力、發展后勁增強,民生工作扎實推進。
15日,江西省省長劉奇主持召開第68次省政府常務會議認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發展繼續保持總體平穩態勢,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主要表現為“形穩勢好”。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認為,目前經濟已經到了底部附近,再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經濟短期穩定,與多個指標有關聯,比如目前企業盈利轉好,就與PPI降幅收窄有關。
“從短期看,經濟比較穩定,不大會反彈,也不大會下行,因此不再需要大的調控政策。”他說。
記者獲悉,9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0.1%,是自2012年3月份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同時8月份利潤同比增長19.5%,為今年以來月度最高增速。其中煤炭開采和鋼鐵行業1-8月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了15%、209.6%。
另外,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6.3%,是5個月以來的新高。這反映出去年年底中央判斷的工業增速下降、工業利潤下降、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等問題,已經大幅好轉。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主管章俊認為,經濟下滑的趨勢在第三季度末已經穩住了,三、四季度新開工的基建項目如果資金問題得到改善,投資仍會很快。這樣三季度的GDP增長率可能會在6.6%到6.7%左右,今年實現6.5%以上經濟增長目標應該沒有問題。
形穩勢好、仍需加大投資
不過,各地仍感到需要未雨綢繆,遏制經濟下滑。
江西省政府認為,要著眼長遠,圍繞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再發力。抓好創新引領,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等。
要及時謀劃做好明年工作。重點謀劃重大戰略實施、重大產業發展、重大改革舉措和重大民生工程等。
海南省政府也提出,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奮力沖刺,確保全面完成并盡可能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此要深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要狠抓開工率、投資進度、項目投產運營和督查。另外,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要深入推進十二個重點產業培育發展等。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強調,要充分認識到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項目,把項目建設擺在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每個項目都要有推進方案、推進措施,明確責任主體和時限要求,建立倒逼機制,倒排工期,加快項目建設進度。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政策落實等。
10月14日,湖北省政府召開三季度全省工業經濟形勢分析會指出,下一步要減輕企業負擔;進一步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要加快“四新”經濟培育,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步伐,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主管章俊認為,整個經濟還是要靠內生增長動力。短期投資依靠房地產、基建和制造業這三駕傳統的馬車;從中長期來看,還是要依靠制造業投資,制造業投資還是要依靠產業升級。核心還是要加強改革,比如國企改革、戶籍制度改革。
章俊認為,城鎮常住人口20%仍未獲得當地戶籍,也就沒有享受長期的社保、醫療、教育等。這一部分改革如果能推進的話,可能能夠形成長期的投資和消費需求,政府明年在這方面也會慢慢落實推進。
記者獲悉,2016年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和民間投資增速分別為8.1%、2.1%,分別與1-7月持平,這是今年以來首次增速未再下滑。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義平認為,民間投資慢主要是沒有高回報的行業。現在投資房地產利潤高,所以大家更不愿意搞實體經濟。下一步核心還是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政府要創造一個能夠公平競爭的環境,而不是直接干預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