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用好“兩只手” 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9-1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材報
核心提示:“政府出政策,給補貼,企業不僅可以得到實惠,而且還能夠引起社會對建筑垃圾資源化的認可和支持,非常必要?!辈稍L中,很多專家都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但他們也認為,政府的手和市場的手都要用好,才能有效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

提到“深圳”、“建筑垃圾”兩詞,人們會不自覺地想起“12·20”滑坡災害。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新區鳳凰社區恒泰裕工業園發生山體滑坡,瞬間將10萬多平方米的工業園區吞掉,造成多人遇難。國務院深圳光明新區“12·20”滑坡災害調查組對此次滑坡的認定為,此次災害是一起受納場渣土堆填體的滑動,不是山體滑坡,不屬于自然地質災害,是一起生產安全事故。


深圳建筑垃圾補貼政策將出臺


一則《深圳擬明年資金補貼建筑垃圾綜合利用企業》的報道格外引人關注。


報道中說,深圳將探索研究加大綜合利用產業政策扶持力度,爭取在2017年底前按照綜合利用廠資源化處置建筑廢棄物的數量,對綜合利用企業給予常態化資金補貼,對現場實施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以及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創新技術研發給予適當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支持。


深圳因開發建設而產生的余泥渣土處理問題由來已久。資料表明,深圳余泥渣土年產量達5000萬方以上,其中可再生利用的建筑垃圾年產量約1000萬噸,1萬噸建筑垃圾需占2.5畝地,那么深圳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至少占地2500畝,垃圾圍城之勢漸成。


記者經過采訪了解到,深圳的建筑垃圾圍城在“12·20”滑坡災害之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今年深圳“兩會”期間,深圳市人大代表林崇順建議,推廣建筑廢棄物源頭分類,高度重視建筑廢棄物循環利用,出臺相應的扶持和補貼政策,提高建筑廢棄物循環利用效率。這則建議引起了深圳決策者的高度關注。


“減排與綜合利用是解決深圳建筑廢棄物出路的根本途徑?!鄙钲谑凶〗ň窒嚓P負責人介紹,目前,建筑廢棄物受納場管理職能已劃入深圳市住建局,該局已啟動《深圳市建筑廢棄物減排與利用條例》和《深圳市建筑廢棄物運輸和處置管理辦法》的修訂,現已形成《深圳市建筑廢棄物減排與利用條例》評估報告初稿,擬在2018年以前調整與當前政策環境不相適應的相關條款,逐步理順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為建筑廢棄物管理提供政策法規依據。他同時還介紹,2017年年底前將研究制定建筑廢棄物分類排放收費標準,推動余泥渣土受納場實施建筑廢棄物分類受納管理。同時,深圳將探索研究加大綜合利用產業政策扶持力度,爭取在2017年底前按照綜合利用廠資源化處置建筑廢棄物的數量對綜合利用企業給予常態化資金補貼,對現場實施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以及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創新技術研發給予適當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支持。


各地“出招”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


在城市不斷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建筑垃圾圍城已成為全國各地城市發展中不得不面對、不得不解決的難題。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實現。


青島市是在山東省率先開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城市。2012年8月,青島市開始實施《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管理條例(草案)》,這一條例中對建筑廢棄物的排放與運輸、再生產品的生產和應用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若違反都有罰款細則。2014年,青島市出臺政策,對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貸款,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研發,生產技術改造以及再生產品推廣等方面予以補助。截至2015年年底,青島市對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業補助已達到1100余萬元。


青島市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做法,其實是貫徹2010年山東省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工作的意見的通知》。通知中要求,綜合利用財政、稅收、投資等經濟杠桿支持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鼓勵采取企業直接投資、BOT等投資方式推進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凡按照規劃建設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處理廠的,投資主管部門、國土資源部門要在項目立項、土地審批等環節給予優先考慮。各地可采取向建筑垃圾產生單位收取處置費、政府補貼等方式,支持建筑垃圾綜合利用企業發展。


“優先考慮,政府補貼”是山東省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的主要原則,而其他省份和地方也根據自身特點制訂了符合自身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201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進資源化利用的意見》要求,通過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享受當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和再生產品應用。


廣州市則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建筑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生產活動。建筑廢棄物處置補貼資金按再生建材產品中建筑廢棄物的實際利用量予以補貼,補貼標準為每噸2元;生產用地補貼資金對符合補貼條件企業的廠區用地,結合企業的生產規模予以補貼,補貼標準按3元/平方米執行。


“兩只手”都要發揮好作用


“政府出政策,給補貼,企業不僅可以得到實惠,而且還能夠引起社會對建筑垃圾資源化的認可和支持,非常必要。”采訪中,很多專家都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但他們也認為,政府的手和市場的手都要用好,才能有效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


中國建筑垃圾產業資源化戰略聯盟秘書長郭海斌認為,政府補貼雖然可暫時解決企業生存問題,但也會制約企業創新發展。行業的正確發展方向是由政府主導逐步轉向企業主導最終轉為由市場主導的過程,真正使建筑垃圾處置企業走出缺少政府補貼即將宣告停產的“怪圈”。


郭海斌建議,設立符合市場導向的建筑垃圾處置利用產業的規劃目標。政府在制訂產業發展目標時,要尊重市場和企業意愿,在充分調查基礎上,制訂本區域建筑垃圾消減和資源化利用的目標,在監管和制度到位的情況下,著重強調垃圾生產者的責任?!罢l污染、誰付費”仍有待強化。


“低廉的排污收費標準,很難激勵建筑商對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熱情。因此,要完善建筑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制訂對產生污染物的責任主體實行合理的收費制度,對處置治理污染的第三方要提供價格補償,從而使環境污染治理成本顯性化,計入產生污染責任主體的成本之中?!?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秘書長于亞杰和郭海斌的意見不謀而合,他說,建筑垃圾資源化要作為一個新產業來培育,這既離不開政府全面而有效的支持,又必須走市場化的運作路線,才能保證其生命力。國外的成功經驗證明,建筑垃圾處置應該由政府強制實行,同時給以一定的政策扶持,而具體如何處置交由市場運作。


“建筑垃圾的利用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復雜的、系統的工作,它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若要能真正有效利用還牽涉到社會、經濟、環境問題,這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只有所有的環節統一管理、協同配合、有效聯動,才能形成一個閉合的建筑垃圾處理鏈,才能真正實現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于亞杰說。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