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遼寧:到2020年壓縮水泥產能2000萬噸 企業戶數減少40%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1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遼寧日報
核心提示:盡管面臨許多困難,但省委、省政府的決心不減。在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中,對遼寧全省去產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2016年,退出粗鋼產能602萬噸,全面完成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任務。到2018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731萬噸,關閉退出煤礦83個。到2020年,完成煤炭化解過剩產能3040萬噸的任務,關閉退出煤礦140家。壓縮水泥產能2000萬噸,企業戶數減少40%。

去產能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一。遼寧省政協副秘書長、民建省委專職副主委王廣林表示,全國重化工業經過之前的迅猛發展,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從繁榮期進入到調整期。在行業產能已達到峰值的條件下,不去產能,供給永遠大于需求。產能不減,價格疲軟,整個產業便無法實現良性發展。


用“壯士斷腕”形容去產能工作一點也不為過。盡管面臨許多困難,但省委、省政府的決心不減。在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中,對遼寧全省去產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2016年,退出粗鋼產能602萬噸,全面完成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任務。到2018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731萬噸,關閉退出煤礦83個。到2020年,完成煤炭化解過剩產能3040萬噸的任務,關閉退出煤礦140家。壓縮水泥產能2000萬噸,企業戶數減少40%。重點行業產能控制在國家指導范圍內,“殼企業”等企業基本退出,國際產能合作與轉移取得突破。


任務重:僅煤炭就需化解產能3040萬噸


遼寧省是國家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煤炭產量也較大,化解過剩產能的任務較為艱巨。


從鋼鐵行業來看,數據顯示,遼寧省目前粗鋼的生產能力達到8600萬噸。雖然產量較大,但全行業技術裝備總體水平高,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熱軋寬帶鋼、寬厚板、特殊鋼棒材、精密合金等生產線。


按照國務院相關文件精神,遼寧省經過精確測算,最終確定鋼鐵需化解產能指標為602萬噸,于今年年內全部完成。


在遼寧省政府與各市簽訂的《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目標責任書》中,記者了解到,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主要涉及鞍山、遼陽、朝陽3市。其中遼陽縣的16家鋼鐵企業和朝陽的一家鑄造企業退出的裝備均為落后產能裝備。


與鋼鐵行業相比,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任務則更為繁重。數據顯示,遼寧省共有煤炭企業259家,在籍煤礦289個,目前總生產能力達到7542萬噸/年;并且煤炭企業從業人員較多,企業負債情況也不樂觀。


從今年初開始,遼寧省經過廣泛摸底調研,形成了全省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的方案,提出了未來5年去產能的計劃。到2020年,完成煤炭化解過剩產能3040萬噸的任務,關閉退出煤礦140家。


遼寧省的煤炭行業去產能主要以省屬煤炭企業為主,集中在阜新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遼寧鐵法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沈陽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在2016年這3家企業將退出產能1200萬噸。目前,遼寧省政府已與國家相關部門簽訂了責任書,截至今年6月底已退出產能350萬噸。


措施多:采取“五個一批”穩妥推進


關停一座高爐、關閉一個礦井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牽扯到各方利益,尤其是人員安置、企業補償等問題,絕不是一紙行政命令所能解決的。


遼寧省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綜合施策、依法處置原則,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通過技術改造、兼并重組、國際產能合作等方式化解過剩產能。


王廣林認為,“去產能”不能以一個個區域為單位進行,而應該是全國一盤棋。將全國看作一個大市場,在這個大“棋盤”上進行資源的重新整合,才更符合市場規律。政府相關部門要為企業重組、兼并創造條件。尤其是要迅速完善相關的政策和法律,從機制上保障和促進兼并重組。


“控制增量、盤活存量、主動減量”是遼寧省對化解產能提出的總體要求,在這一思路下,遼寧省將采取主動退出一批、倒逼退出一批、優化整合一批、轉移消化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的辦法,積極穩妥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工作。


除了在政策上的引導與扶持,還要有相應的監管手段。《實施意見》提出,要嚴格禁止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對違法違規企業進行整改監督、依法依規處罰或取締。完善淘汰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制定實施落后產能淘汰計劃,提高落后產能在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土地等方面的約束標準,倒逼企業有序退出市場,支持各級法院設立綠色通道,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加快實現市場出清。


在化解過剩產能的同時,處置“殼企業”的問題也隨之提上日程。遼寧省本著“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原則,將采取產權轉讓、注銷、破產、“殼殼”合并等方式,分類處置國有“殼企業”。


考慮全:把職工安置作為重中之重


對過剩產能的關閉與退出,涉及的最直接問題就是人員安置,這也是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重中之重。


遼寧省委、省政府對這一問題也是高度重視。在《實施意見》中明確,要細化措施方案,落實保障政策,實行積極的就業安置,支持通過企業內部分流、轉崗就業創業、公益性崗位幫扶等多渠道分流安置職工。妥善處理職工勞動關系,強化政策指引,明確安置途徑、經費來源和促進再就業措施。


企業是安置職工主體,需要對所涉及的人員負起責任。因此,遼寧省提出,要對土地、房產、庫存等有效資產變現或國有股權轉讓收益,優先用于安置職工,償還拖欠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等費用。同時采取統籌調劑、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資本運作、利用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措施,解決職工安置費用以及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化解過剩產能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企業脫困、產業升級。除了關停退出外,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深化國際產能合作也是重要途徑。


遼寧省對這一問題也做了通盤考慮。在《實施意見》中提出,鼓勵非國有資本通過股權置換、收購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依法穩妥推進企業破產清算退出。鼓勵和支持沈陽率先開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試點。積極引導重點裝備制造企業、科研院所、設計院等單位聯合組建遼寧對外國際工程承包公司,培育具有世界級水平的國際工程總承包企業,帶動遼寧省產業技術、產品服務和標準走出去。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