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實施的四川省“一號工程”要求,以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兩手抓”戰略:一手抓“三去一降”,即“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降成本”;一手抓“一補一提一創一培”,即“補短板、提質量(效益)、創轉型升級模式、培育新興產業”。
“三去一降”做減法和除法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0.7%,其增速雖然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8個百分點,但商品房竣工面積比去年同期增長70.6%。房地產去庫存任務繁重。
與此同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4.7%,較今年一季度回落3.7個百分點。大量的存量房需要時間消化,對此,省上要求住房公積金將向城鎮穩定就業的新市民覆蓋,到2017年,四川商品住房庫存規模比2015年減少10%。
在庫存規模大的背后是產能過剩。目前全省粗鋼年產能3000萬噸,到2017年,壓減粗鋼產能420萬噸,這意味著未來全省有超過1/7的粗鋼產能要被壓減。同時,壓減煤炭產能2240萬噸,壓減水泥產能300萬噸。現在相關企業已經開始了去產能的行動,今年上半年四川生鐵產量同比下降了7.7%,粗鋼產量同比下降了8.5%,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更是下降了2成。
去產能意味著生產規模縮小,崗位減少,人員下崗分流,政府方面鼓勵非國有資本依法參與國有“僵尸企業”改制重組。加大獎補支持力度,獎補資金主要統籌用于職工安置。
由于產能過剩,必然出現高負債現象,四川省經信委數據顯示,四川鋼鐵、化工、機械、煤炭等行業整體資產負債率均超過80%,高于全國同行業平均水平,部分企業已經從“借新還舊”陷入了“借新還息”的困境。
目前四川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普遍在年利率10%--15%之間,原因在于部分銀行“以貸轉存”、“存貸掛鉤”、“借貸搭售”變相提高利率,擔保、評估、審計等中介收費也推高了企業融資成本。“如果沒有貸款抵押物的企業,即使這樣的利率,還不一定拿得到貸款。”一位不愿在媒體上具名的企業老總如此大倒“苦水”。
降成本就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性成本、要素成本和企業經營性成本,到2017年,實體經濟要素成本和物流成本分別降低200億元以上,在國家統一框架下,階段性降低“五險一金”。“今年一季度,公司財務費用下降的原因之一就是借款利息比上年同期有所減少。”和邦生物在一季報中表示。
“補提創培”做加法和乘法
“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降成本”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要對“一補一提一創一培”做加法和乘法,“補短板、提質量(效益)、創轉型升級模式、培育新興產業。
從宏觀層面講,政府需要補好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農產品質量安全等五塊短板,從微觀層面講,企業需要調整產品結構,轉型升級。
提高經濟的質量效益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目標,為此,省政府提出,到2017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1.8%,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4.5件,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54%左右。2016年1-5月,四川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5.6億元,增長1.8%。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創轉型升級模式。將開展“制造+服務”試點示范,推進生產性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高端化、專業化延伸。
此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需要培育新興產業,推動“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到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28%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達15%以上,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43%,民營經濟占GDP比重超過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