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服務供給側改革 貨幣政策如何做到“不松不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0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第一財經
核心提示:2017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經濟全球化與金融業規范發展”日前在北京召開,論壇上首次發布《中國金融政策報告2017》。今年報告的主題為“建立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服務供給側改革”。在供給側改革中,貨幣政策的調控備受市場矚目。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李波表示,今年以來,央行實施了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就是不緊也不松。

2017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經濟全球化與金融業規范發展”日前在北京召開,論壇上首次發布《中國金融政策報告2017》。今年報告的主題為“建立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服務供給側改革”。


該報告由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聯合編寫,該報告每年都會聚焦金融業熱點,對過去一年國際國內經濟背景下中國金融政策的出臺與執行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


為供給側改革營造中性適度貨幣環境


在供給側改革中,貨幣政策的調控備受市場矚目。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李波表示,今年以來,央行實施了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就是不緊也不松。


何謂“不松不緊”?李波進一步解釋稱,“不緊就是貨幣政策支持經濟的正常、合理的增長,要保持流動性的基本穩定,要維護金融體系的基本穩定,防止發生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不松就是貨幣政策如果太松的話,可能僵尸企業、過剩產能就很難去掉。從服務供給側改革的角度,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體現了不緊也不松的原則。”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周六在論壇的發言中也表示,央行要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他稱,要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總需求管理,為結構性改革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同時,要引導金融機構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也希望實體企業能夠立足自身的主業,糾正偏離主業盲目涉足金融業的傾向,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對金融資源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根據央行2017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今年以來,央行合理搭配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MLF)、抵押補充貸款(PSL)、臨時流動性便利(SLF)等工具,靈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動性,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逆回購操作和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隨行就市有所上行。繼續加強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的信號和結構引導作用,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同時,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指標范圍;積極完善和推廣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則對房地產信貸市場實施調控,強化住房金融宏觀審慎管理。


2017年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同比增長10.6%;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2.4%,比年初增加4.2萬億元,同比少增3856 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2.5%。3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53%。3月末,CFETS(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2.9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993元。


通過金融改革控制企業杠桿率


論壇上,來自監管、銀行、保險、證券等領域的專家針對各自行業的特點,對金融服務供給側改革提出建議。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兼院長吳曉靈表示,在嚴厲控制政府債務率上升的同時,應努力進行金融改革,讓企業把杠桿率控制在適度范圍內。


吳曉靈指出,中國目前面臨的經濟任務是“三去、一補、一降”,中國經濟的整體杠桿率在全球是中等的、可控的。但問題是,中國杠桿率的結構不合理,即居民杠桿率最低,政府的杠桿率尚可,而企業的杠桿率在全球最高。企業作為生產的主力,如果不能從沉重的債務中解脫出來,不利于提高經濟效率。因而,在嚴厲控制政府債務率上升的同時,應努力進行金融改革,讓企業把杠桿率控制在適度范圍內。


對此,《中國金融政策報告2017》建議:第一,鼓勵各類資產管理公司參與企業資產重組,應該由更多的市場化運作的資產管理公司來進行債務重組,特別是債權和股權的置換問題。


第二,推進企業并購重組,優化企業結構。在企業收購、兼并的過程中,難免要用到各種金融工具,要有杠桿,但是杠桿要適度,規則要明確。


第三,要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展股權融資渠道。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朱進元表示,保險業具有損失補償、風險管理和資金融通的功能。隨著整個經濟發展和保險業的進步,保險業的功能在不斷完善,特別是在信用征信、社會管理方面也衍生了一些新的功能。這些功能會在服務供給側改革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認為,在“十三五”期間,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健康保險、養老保險、巨災保險會呈現一個飛躍的發展。特別是國家在推出健康保險的稅收優惠政策、養老保險的順延政策,將會撬動保險業最后一個大蛋糕,即養老保險市場的發展。“今后保險業的作用既會體現在回歸保障,更會為我們國家的供給側改革和健康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他表示。


信達證券董事長張志剛針對債轉股表示,這次的債轉股和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債轉股相比有很大的變化。他認為,上一輪的債轉股主要是報表重組,這次的債轉股應該是一個價值重構的過程,即通過市場化和法治化這兩個原則,由金融機構選擇有市場發展前景的企業進行債轉股,在轉股的過程中對現有的資產進行剝離和市場化的估值。張志剛表示,這一輪債轉股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債轉股過程中,企業的過剩產能是不是真的能夠剝離和處置;二是轉成股權之后,銀行對持股公司是不是真能發揮股東的作用。


交通銀行研究中心副總經理、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周昆平表示,銀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應該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同時根據“三去、一補、一降”的任務來開展改革。首先,要降低對于僵尸企業特別是“兩高一剩”行業信貸的消耗,把更多的資源投到符合國家戰略的一些新興產業;其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一些中小企業提供服務,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再次,更多提供好的產品。一是通過債轉股盤活存量,搞活增量,二是推動銀行業自身的改革,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針對監管部門出臺的一系列監管政策,周昆平認為,這對銀行的影響比較大,主要體現在銀行的表外業務、同業業務、委外業務的收縮。“從長遠來講,應該對銀行穩健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穩定是有促進作用的。”他表示。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