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進入淡季停窯檢修實施期,全國水泥價格有望逐步企穩。同時,今年淘汰落后產能限期9月底前全部拆除,行業供給的持續改善,對水泥價格有較強支撐作用。
近期,南方持續降雨,導致水泥價格走低。數字水泥網最新數據顯示,上周(7月14-18日)全國水泥均價環比回落0.8%。下跌區域主要集中在江蘇、安徽、福建等地。隨著各地陸續進入停窯檢修期,淡季價格將企穩見底。
各地最新停窯資料顯示,安徽沿江包括巢湖7月將限產20%,目前龍頭企業個別窯線已開始檢修。江蘇蘇錫常及浙北水泥企業7月限產33%。廣東7月10日至8月15日計劃30%的熟料產能集中檢修,目前部分廠家已開始單線停窯。湖北鄂東區域計劃7月底、8月初每條熟料線停窯限產8天。
今年淘汰落后產能時間表公布,行業供給改善再添有利因素。7月18日,工信部網站公告,2014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第一批),其中涉及水泥(熟料及磨機)行業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共381家,涉及產能達到8243.5萬噸。較5月初,工信部公布的分解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淘汰產能5050萬噸,多出3000多萬噸,大幅超出此前計劃。根據要求,有關省(區、市)要采取有效措施,力爭在9月底前關停相關企業的生產線(設備),確保在年底前徹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區轉移。
從公布的各地淘汰產能來看,能對當地供需關系及提高集中度有較大影響的地區有,河北淘汰企業數量102家,產能3296.6萬噸;廣西淘汰企業64家,產能881.8萬噸;廣東淘汰企業20家,產能352萬噸;四川淘汰企業21家,產能335.5萬噸。
此外,今年上半年行業新增產能創2006年以來新低,產能釋放得到有效控制。數據顯示,上半年新增生產線22條,對應熟料產能3106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生產線10條,熟料產能778萬噸,產能增速(上半年新增熟料產能/上年末熟料產能)僅1.8%,增速也是2006年以來的歷史最低位。從區域來看,兩廣(廣東、廣西)、京津冀、江浙滬皖新產能投放基本結束。其中,兩廣地區上半年產能增速1.1%、京津冀增速2.3%、江浙皖地區增速僅0.56%。
目前,淡季水泥價格調整已有見底企穩跡象,四季度在需求增長明確的情況下,供給改善明顯,水泥價格彈性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