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錯峰生產 承載水泥業社會責任的創新舉措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1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轉載
核心提示:水泥生產與北方供暖“錯峰”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建立“錯峰”機制,實現“錯峰”運行,建立初步的可操作的協調機制成為目前比較迫切的工作。

水泥生產與北方供暖“錯峰”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建立“錯峰”機制,實現“錯峰”運行,建立初步的可操作的協調機制成為目前比較迫切的工作。


水泥行業的全國性過剩早已不是新鮮話題,而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惡性競爭也令水泥企業疲憊不堪。尤其在北方的水泥市場,原冬季無需生產的水泥企業,卻不得不進行投產,以便在開春后搶占市場。


數據顯示,東北地區共有熟料生產線101條。2013年東北三省共生產水泥12597萬噸,折合熟料8188萬噸。然而產能過剩4042萬噸,過剩率達到49.36%。有企業代表提出,即使東北冬季錯峰停窯4個月以上,產能過剩的狀況仍不能完全緩解,更不可能出現水泥產量不足的問題。2013年內蒙古,熟料產能過剩達到47%,利用率只有53%。當前,全國水泥產能過剩率普遍超過了35%。


受產能嚴重過剩的影響,水泥企業只能選擇在施工旺季“打打停停”,甚至進入半停產狀態。這種經營模式,造成冬季水泥生產高峰與供暖高峰疊加,這也正是形成嚴重空氣污染乃至霧霾的重要因素之一。


對水泥工業而言,每燒一噸熟料,就要排放煙氣6500立方米,一條日產5000噸的生產線,每天就要向大氣排放3250萬立方米的煙氣。不可否認,水泥等重工業行業在煙氣排放,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依舊沒有徹底根除。


根據發生的時間和區域,工業集中生產與冬季取暖燒煤疊加而導致的,大氣顆粒物濃度增加無疑是形成霧霾的重要因素。作為名副其實的燃煤大戶,加之產能巨大,水泥生產與霧霾的形成不能說沒有關系。


而在錯峰生產涉及的區域中,華北、東北和內蒙地區每年冬季生產水泥熟料1.2億噸,如果能夠全面停下來,將減少煙氣排放7800億立方米,可明顯減輕和減少霧霾天氣。實行錯峰生產或將成為國家霧霾治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水泥行業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


遼寧省在化解水泥產能嚴重過剩與治理大氣污染的雙重需求下,做出了“錯峰生產”的勇敢嘗試。從2010年底開始,連續四年,遼寧全省的水泥企業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到四月份,基本停產。2011年,遼寧東部地區停窯兩個半月,供需關系當年即得到調整,效益也得到很大提升。2013年遼寧中部地區的11家大企業停產之后,全省熟料削減了980萬噸,占中部地區的30%,停窯4個月減少了1580萬噸。


實行水泥與采暖錯峰生產,有利于減輕霧霾天氣、減少能源消耗、化解過剩產能、降低企業成本、改善勞動條件和促進社會健康發展,是社會有需求、行業有條件、企業愿意參加、無需增加投入的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