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規劃和布局是當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此背景下,首都經濟圈規劃即將出爐、自貿區制度不斷完善推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緬中巴經濟走廊的打造等不斷激活經濟中的區域元素,同時成為資本市場不斷活絡的熱點題材。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4月13日,京津冀一體化概念板塊出現了“遍地開花”的喜人漲勢。在25只個股中,有24只個股在3月13日至4月13日這一個月區間內的漲幅為正數,其中位列漲幅前三名的是唐山港、寶碩股份和恒天天鵝,分別高漲84.28%、69.22%和49.70%;而下跌的只有石中裝備一只股票,跌幅也只有2.42%。
早在今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本月9日稱,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研究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規劃范圍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建設京津冀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將起到領跑帶動的作用。”牛仔網高級證券研究員李天芳告訴記者,國家加大對京津冀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的同時,也會牽涉到棚戶區、保障房、地鐵城市交通運輸等多方面,一批上市公司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類上市公司將從中受惠。
以水泥行業為例,雖然產能大、供需矛盾加劇等因素仍在制約其行業發展,但京津冀一體化的提出也給水泥行業帶來重大利好。李天芳表示,京津冀一體化建設中必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水泥作為建筑原料,將得到利好機會,從而帶動水泥以及熟料的需求量。冀東水泥、金隅股份等上市公司將受益。
京津冀一體化也使新型建材領域更加注重推行綠色建筑建設。信達證券分析師關健鑫表示,京津冀一體化作為新型城鎮化的“排頭兵”,必定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推行綠色建筑勢在必行。
李天芳坦言,該戰略的實施意味著未來幾年北京將有較大規模的產業以及部分行政資源轉移到河北等周邊地區,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也將在真正意義上走上快車道,京津冀城市群的競爭力會逐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