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銀川市提出以“大交通”“全域銀川”的理念,全面實施道路暢通工程。計劃利用3年時間,通過新建、改擴建城市主次干道,拓寬改造城市道路、優化道路交叉路口、修建人行過街設施等項目,系統解決市民出行問題。2014年3月19日,記者從銀川市建設局了解到,2014年銀川市道路暢通工程共32項,涉及44條道路,總長50公里,道路面積200萬平方米,投資概算11億余元。
多條道路將進行改擴建
銀川市實施道路暢通工程是在道路網絡基本定型的前提下,根據老城區交通流量實際情況,在南薰路(鳳凰街—中山街)、正源南街、銀盛路等道路改擴建工程基礎上,對新華西街(中山街—鳳凰街)、利群街(中山街—利民街)、民族街(上海路—長城路)等主次干道進行改擴建,將原有狹窄車道拓寬改造,增加機動車道,完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有效疏通城市交通經脈。
針對長城路與清和街路口、勝利街路口、麗景街路口,新華街與清和街路口、麗景街路口,以及北塔東路、清和街和中山街交叉路口,解放街西門轉盤等車流量較大、道路資源不足等問題,通過縮小交叉路口中央隔離帶占道面積、擴大轉口路面寬度、增加轉彎車道等措施,完善道路交叉路口。
據了解,2014年將續建城市主干道5條,分別是六盤山路、銀通路、銀橫路、寶湖路、通達街;擴建正源南、北街2條城市主干道;解決上海東路局部狹窄問題;打通大連路、南塘巷等5條斷頭路;建設友愛、上前城、平伏橋、盈北、閱海萬家等保障性住房、安置房配套道路11條;建設潤恒物流園、寧夏生態紡織園區、市民大廳等重點項目配套道路5條。
10條小街巷改造工程陸續開工
10條小街巷改造工程是銀川市政府2014年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這10條小街巷包括鼓樓北街、銀川文化城西側路、建校東側路、滿春保障房北側及西側路、西夏區市民服務中心北側路、盈北保障住房路、藝校保障房東側路、云和家園東側路、團結南巷、桃山巷。目前,建校東側路已完成前期準備和招標工作,開始進場施工,改造完成后全長約780米、寬15米,包括一條8米寬的行車道,兩側有3.5米寬的人行道。同時,還會配套改造給排水管網,在道路兩旁安裝路燈,使學院東路與軍區路南北接通,工程計劃5月1日前完工。其他需要改造的9條小街巷也已陸續進入開工準備階段,部分道路已開始招標。
2014年小街巷改造工程的重點仍是學校和保障房周邊道路,所有小街巷改造工程計劃10月底完工。
建立七縱八橫公路網
據了解,銀川市將圍繞濱河新區規劃建立七縱八橫公路網。
所謂七縱,從西向東依次為109國道連接線、濱河大道、濱河路、臨陶路、經一路及203省道改建段、經三路、東環路。其中,濱河大道及臨陶路部分段落可完全利用。而八橫,從北往南依次為兵溝黃河大橋連接線、北環路、緯四路及紅墩子黃河大橋連接線、南環路及濱河新區黃河大橋連接線、銀橫路、十二號路、七號路、永寧黃河大橋連接線。其中,兵溝黃河大橋連接線已與內蒙古自治區簽訂省級公路建設及交通合作協議,跨越黃河天塹后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路網對接,打破銀川東部交通瓶頸。
同時,為緩解中部交通擁堵的情況,銀川市將建設愛伊河旅游公路經賀蘭縣與平羅縣沙湖路對接。為建立縱貫東西大通道,將建設鎮北堡至濱河大道連接線、黃羊灘至濱河大道連接線等公路。建設與永寧縣連接的鳳凰南街、金鳳十二街等道路,與賀蘭縣連接的大連路、鳳凰北街等道路。通過項目建設,形成銀川市區與周邊縣市快速便捷的路網結構。
增設公共自行車亭30個
結合《城市建設“十二五”專項規劃》,銀川市將全力打通、消除因路網結構不合理帶來的道路通行能力限制。著力實施鳳凰北街、鼓樓北街等道路打通工程。改擴建南塘巷,建設西夏區十三小北側規劃路、建設巷等背街小巷,改善城市道路微循環系統,合理分配交通流量,實現對骨架路網的有效分流。
在快速公交沿線、行人過街量較大地區、商業繁華區、交通危險點等處,合理規劃建設行人立體過街設施,改變人車混行現狀。計劃在友愛中心路與賀蘭山路、銀古路交叉路口建設立交橋,在清和街與長城路交叉路口等處建設地上或地下人行過街設施,實現人車分流。
同時,結合低碳城市建設,借鑒先進城市經驗,加快公共自行車慢行系統建設。利用3年時間,分期完成1000個立體懸掛全封閉透明鋼化玻璃圓柱形自行車站亭和運行控制系統建設任務,形成城市公交與自行車配套的交通系統。2014年將在三區增設公共自行車亭30個,2015年將新建10座停車場、首末站。
多條道路將進行改擴建
銀川市實施道路暢通工程是在道路網絡基本定型的前提下,根據老城區交通流量實際情況,在南薰路(鳳凰街—中山街)、正源南街、銀盛路等道路改擴建工程基礎上,對新華西街(中山街—鳳凰街)、利群街(中山街—利民街)、民族街(上海路—長城路)等主次干道進行改擴建,將原有狹窄車道拓寬改造,增加機動車道,完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有效疏通城市交通經脈。
針對長城路與清和街路口、勝利街路口、麗景街路口,新華街與清和街路口、麗景街路口,以及北塔東路、清和街和中山街交叉路口,解放街西門轉盤等車流量較大、道路資源不足等問題,通過縮小交叉路口中央隔離帶占道面積、擴大轉口路面寬度、增加轉彎車道等措施,完善道路交叉路口。
據了解,2014年將續建城市主干道5條,分別是六盤山路、銀通路、銀橫路、寶湖路、通達街;擴建正源南、北街2條城市主干道;解決上海東路局部狹窄問題;打通大連路、南塘巷等5條斷頭路;建設友愛、上前城、平伏橋、盈北、閱海萬家等保障性住房、安置房配套道路11條;建設潤恒物流園、寧夏生態紡織園區、市民大廳等重點項目配套道路5條。
10條小街巷改造工程陸續開工
10條小街巷改造工程是銀川市政府2014年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這10條小街巷包括鼓樓北街、銀川文化城西側路、建校東側路、滿春保障房北側及西側路、西夏區市民服務中心北側路、盈北保障住房路、藝校保障房東側路、云和家園東側路、團結南巷、桃山巷。目前,建校東側路已完成前期準備和招標工作,開始進場施工,改造完成后全長約780米、寬15米,包括一條8米寬的行車道,兩側有3.5米寬的人行道。同時,還會配套改造給排水管網,在道路兩旁安裝路燈,使學院東路與軍區路南北接通,工程計劃5月1日前完工。其他需要改造的9條小街巷也已陸續進入開工準備階段,部分道路已開始招標。
2014年小街巷改造工程的重點仍是學校和保障房周邊道路,所有小街巷改造工程計劃10月底完工。
建立七縱八橫公路網
據了解,銀川市將圍繞濱河新區規劃建立七縱八橫公路網。
所謂七縱,從西向東依次為109國道連接線、濱河大道、濱河路、臨陶路、經一路及203省道改建段、經三路、東環路。其中,濱河大道及臨陶路部分段落可完全利用。而八橫,從北往南依次為兵溝黃河大橋連接線、北環路、緯四路及紅墩子黃河大橋連接線、南環路及濱河新區黃河大橋連接線、銀橫路、十二號路、七號路、永寧黃河大橋連接線。其中,兵溝黃河大橋連接線已與內蒙古自治區簽訂省級公路建設及交通合作協議,跨越黃河天塹后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路網對接,打破銀川東部交通瓶頸。
同時,為緩解中部交通擁堵的情況,銀川市將建設愛伊河旅游公路經賀蘭縣與平羅縣沙湖路對接。為建立縱貫東西大通道,將建設鎮北堡至濱河大道連接線、黃羊灘至濱河大道連接線等公路。建設與永寧縣連接的鳳凰南街、金鳳十二街等道路,與賀蘭縣連接的大連路、鳳凰北街等道路。通過項目建設,形成銀川市區與周邊縣市快速便捷的路網結構。
增設公共自行車亭30個
結合《城市建設“十二五”專項規劃》,銀川市將全力打通、消除因路網結構不合理帶來的道路通行能力限制。著力實施鳳凰北街、鼓樓北街等道路打通工程。改擴建南塘巷,建設西夏區十三小北側規劃路、建設巷等背街小巷,改善城市道路微循環系統,合理分配交通流量,實現對骨架路網的有效分流。
在快速公交沿線、行人過街量較大地區、商業繁華區、交通危險點等處,合理規劃建設行人立體過街設施,改變人車混行現狀。計劃在友愛中心路與賀蘭山路、銀古路交叉路口建設立交橋,在清和街與長城路交叉路口等處建設地上或地下人行過街設施,實現人車分流。
同時,結合低碳城市建設,借鑒先進城市經驗,加快公共自行車慢行系統建設。利用3年時間,分期完成1000個立體懸掛全封閉透明鋼化玻璃圓柱形自行車站亭和運行控制系統建設任務,形成城市公交與自行車配套的交通系統。2014年將在三區增設公共自行車亭30個,2015年將新建10座停車場、首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