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2013年度安徽省建材工業發展報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核心提示:2013年,安徽省建材工業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筑底趨穩態勢,總體穩中有進,產量持續增長,營收增速加快,投資有保有壓,結構調整優化,質量效益向好。
  2013年,安徽省建材工業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筑底趨穩態勢,總體穩中有進,產量持續增長,營收增速加快,投資有保有壓,結構調整優化,質量效益向好。

一、總體運行態勢及特點

(一)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產品產量再創新高。1-12月,全省列入統計的規模以上建材工業1692戶(數據來源于中國建材聯合會,下同),規模以上企業數比去年同期增長321戶,同比增長23.4%,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98.6億元,同比增長17.5%,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主要產品產量創歷史新高,全年生產水泥1.21億噸,同比增長12.3%,商品熟料1.23億噸,同比增長10%,商品混凝土7760.3萬方,同比增長32.3%,散裝水泥7816.2萬噸,同比增長14.9%,散裝率64.4%,比上年增長0.8個百分點,平板玻璃3346.8萬重量箱,同比增長40.1%,磚瓦、建筑用石、防水卷材、技術玻璃等產品產量都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二)運行質量改善,平均利潤率穩中有升。今年1-12月,建材消費市場逐步向好,建材工業利潤恢復增長,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實現主營業務利潤301.2億元,同比增長26%,主營業務利潤率(毛利率)16.7%,比去年同期增長1.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150.7億元,同比增長32.3%,上繳稅金85.02億元,同比增長25.8%;銷售利潤率為8.4%,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企業虧損面下降為7.33%,比上年降低1.57個百分點;建材企業年末凈資產總額694.1億元,比上年提高了106.6億元,流動資產總額648.4億元,同比增長14.5%,流動資產周轉率2.77%,同比上升2.59%,資產負債率51.8%,比上年降低2.6個百分點,行業運營更加健康。全年規上建材企業費用總額145.5億元,同比增長20.6%,其中營業費用為60億元,同比增長18.2%,管理費用為63.7億元,同比增長25.1%,財務費用21.7億元,同比增長14.4%,利息支出18.5億元,同比增長13.1%,雖然表明銀行利率提高,生產成本提升,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但也說明我省建材企業不斷加大管理、經營投入,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意識進一步強化。

(三)市場需求增加,主要子行業效益轉好。今年以來,得益于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高鐵、水利等重點建設項目陸續開工,房地產市場回暖的影響,有效地拉動了對建材產品需求及價格上揚,建材主要子行業效益逐步趨好。水泥制造、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磚瓦及建筑砌塊、建筑與技術玻璃分別完成銷售收入518.77億元、509.76億元、164.82億元、129.64億元,同比增長9.3%、21.1%、29.1%、10.2%;建筑陶瓷、輕質建材、玻纖及制品、防水材料等新型建材也同比增長20%左右。3月份以后,平板玻璃制造業扭虧為盈,產品價格每重箱上漲約20元,剔除年中未達產的新建成生產線,其他主要生產線產能利用率達到100%;建筑與技術玻璃制造業全年實現利潤11.58億元,同比增長43.3%;5月份以后,水泥制造業利潤恢復增長,年末噸水泥綜合銷價比全年最低位提高了50元左右,噸水泥熟料全年約有8個月處在300元左右高價,全年實現利潤64.9億元,同比增長37%。此外,煤炭、重油、純堿等原燃料購進價格下降,也是有效緩解建材企業的成本壓力,效益轉好的重要因素。

(四)投資穩步增長,投向調整優化。全年建材工業完成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669億元,同比增長13.8%,比去年同期增長3.2個百分點。建材工業各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分化,保壓取向顯現,結構調整加快。屬于全國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投資呈現負增長,分別完成投資49.4億元、9.9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2.1%、43.8%;而相對低消耗低排放各類建材制品、深加工產品增長態勢明顯,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位于前三位的行業分別是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磚瓦及建筑砌塊、建筑用石開采與加工制造業,全年完成投資分別為109億元、99.2億元、61.7億元,同比增長39.5%、7.7%、23.1%;此外,我省一直以來基礎比較薄弱的輕質建材、建筑陶瓷、建筑與技術玻璃、隔熱隔音材料等制品業今年投資均呈現大幅增長,全年完成投資分別為27.24億元、23.19億元、23.18億元、21.06億元,同比增長45.3%、65.8%、26.3%、82%,說明我省大力推行綠色建筑取得一定成效。

二、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化解產能過剩任務艱巨。水泥制造是我省最重要的建材工業,2013年,其利潤總額占我省建材工業的43.1%,但也是當前國家界定的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水泥熟料和水泥產量分別占全國的9%和5%,雖然2013年水泥行業利潤總額高達64.9億元,但主要還是得益于價格上漲、煤炭降價,以及產業集中度提高后的價格控制,當年水泥產能利用率仍在70%左右徘徊,熟料產能利用率雖達到84.3%的正常水平,但約有近一半的產品以半成品形式外銷,產品附加值低。據測算,我省現有熟料產能約1.45億噸,人均約2.13噸,遠高于全國人均水平(約1.3噸),2013年,又有兩條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投產,新增熟料產能270萬噸。但是,由于水泥行業效益階段性轉好,部分企業投資意愿增強,淘汰落后的主動性減弱,一旦市場出現震蕩,必然有損行業健康發展,給當前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帶來更大困難。

(二)環境約束日益強化。2013年,全省多地出現重度霧霾天氣,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迫在眉睫,環境倒逼建材企業特別是水泥、商品混凝土、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等行業必須加大環境治理投入,加快技術升級,加快治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塵等主要污染物,削減排放總量。部分動作慢、實力弱、利潤空間窄、管理和技術水平低的企業必然面臨停產整頓甚至關閉的境地,同時,環境治理的高投入與高運營成本,也會大幅擠壓現有的企業利潤,給轉型中的建材工業帶來陣痛。

(三)結構調整亟待加快。低消耗低排放的綠色建材、非金屬礦深加工、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和生產性服務業是建材工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和抓手,也是建材工業降低單位工業增加值的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途徑。但我省長期以來水泥制品業、磚瓦及建筑砌塊、水泥制造、建筑用石開采、平板玻璃等傳統建材工業占絕對主導地位,2013年,這5個子行業投資和銷售收入分別占全省建材工業的49.6%和74.6%,而隔熱隔音材料、輕質新型建材、玻纖及制品、防水建材、三種技術玻璃等5個新型建材子行業投資和銷售收入僅占全省建材工業的16.2%和10.1%。發展新型建材亟待采取上下游協同聯動,加快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開發,制修訂新產品標準和應用規范,加大推廣應用力度,壯大產業規模,提高在建材工業中的占比,推動并支撐建材工業結構調整。

三、加快推進建材工業轉型升級

一是大力推進建材工業兩化深度融合。建材工業作為傳統工業,通過引進和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信息化水平已經取得重大進步,如DCS控制系統和生產過程在線檢測監測技術已在建材企業普遍應用,但整體信息化水平處于單項應用階段,有少數企業正在向綜合集成應用過渡。我省應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全行業兩化融合推進機制,推廣已成熟的工業控制和在線監測技術,推動建材行業生產性服務業信息化,引導龍頭企業網上集中采購,探索建立建材產品營銷網絡配送體系,發展電子商務應用,普及管理信息技術應用,實施行業兩化融合典型示范工程,切實推進建材工業兩化深度融合。

二是不折不扣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堅決落實國發〔2013〕41號文和皖政〔2013〕84號文等有關精神,以水泥行業為重點,嚴格執行行業準入,堅決遏制新增產能,全面清理違規在建和已建成產能,提高淘汰落后標準,引導企業加強技術改造。有力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在水泥企業聚集區,積極探索以政府主導、企業自愿、市場化運作的產能置換指標交易試點,形成先進產能總體上等量或減量置換落后產能的良性互動機制。加大工作組織、協調和督查力度,通過加嚴環保能耗標準和強化差別電價、水價政策執行等手段,倒逼落后產能退出。同時充分發揮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援助機制,實現淘汰與發展有機結合。

三是不斷優化升級產業結構。要充分發揮技術改造投資的作用,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傳統建材產業轉型升級,鼓勵水泥企業尤其是熟料生產企業向下游行業延伸,發展水泥成品、水泥制品行業;鼓勵平板玻璃骨干企業發展節能玻璃、汽車玻璃、電子級玻璃等技術玻璃,提高產品附加值;穩定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總規模,提高綠色建材、非金屬礦深加工產品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在建材產業中的比重;大力發展具有“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特征的建材產品,實施綠色建材推廣和應用行動計劃,加強工業部門與住建、發改等部門間銜接協調,將綠色建材生產與綠色建筑發展緊密結合;繼續推進工業節能減排和清潔安全生產,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

四是積極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統籌協調,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切實落實化解產能過剩、發展綠色建材、大氣污染防治等一系列文件規定,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建材行業生產性服務平臺網絡建設,提升創新服務能力,改善融資服務,完善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我省建材工業平穩健康發展。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