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水泥等工業排放源是長三角霧霾的最大根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1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文網
核心提示:水泥等工業排放源是長三角霧霾的最大根源
  自12月1日開始,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發生了嚴重的霧霾。5日,南京市的PM2.5濃度高達411微克/立方米;6日,上海市PM2.5濃度達到602微克/立方米,都遠遠高于國家空氣質量標準中日均75微克/立方米的要求。這也是有PM2.5監測數據以來,上海第一次PM2.5指數爆表。

  綠色和平組織6日發布報告稱,雖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是此次霧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工業污染物才是造成霧霾的根源。

  綠色和平組織運用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HYSPLIT氣象模型,根據12月1日至6日的衛星和地面氣象資料,分析流動到上海的氣團路徑。結果顯示,這期間流動到上海的氣團運動非常緩慢而且高度很低,氣團沿途攜帶了江蘇、安徽、山東等地煤電廠和其他工業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達到上海。

  綠色和平組織將長三角地區的污染與京津冀區域做了對比。2011年長三角浙江、江蘇、上海三地工業廢氣排放量達到86677.1億立方米,與之相比,京津冀區域2011年三省工業廢氣排放量為91000億立方 米。長三角與京津冀的面積相仿,PM2.5的工業廢氣排放量也很接近。如按單位面積容納的工業污染物數量算,長三角僅比京津冀低了1.9%.一旦遇到不利擴散的氣象條件,長三角面臨的霧霾威脅也非常嚴重。

  報告稱,從行業來看,2012年江蘇水泥產量達到167754667噸,位居全國第一,而整個長三角的水泥產量超過京津冀地區一倍,占到全國總產量的13.3%.另外在鋼鐵方面,無論粗鋼、鋼材還是生鐵,2012年江蘇省的產量都是全國的三甲。 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過度發展必然依賴龐大的煤炭消費。長三角2011年共消費了4.83億噸原煤,超過京津冀地區的3.84億噸原煤近1億噸。長三角區 域工業生產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居民生活排放的25.8倍;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居民生活的116.2倍、交通排放的3.7倍;煙塵排放量是居民生活排放的 27.8倍、交通排放的15.9倍。而這三種大氣污染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前體物,也就是霧霾的根源。

  報告援引北京大學潘小川教授的研究,稱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公眾健康的最主要危險因素之一,2012年上海地區的PM2.5濃度就導致了該城市 3317例過早死亡,經濟損失26.4億元。今年,全國170個城市中,空氣質量最差前50名的城市的中,就包含江蘇省的8個城市。作為人口密集的長三角 區域,治霾的急迫性不容置疑。

  “加快治霾的腳步要從主要問題入手,淘汰’兩高’產能是首要任務。”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黃瑋說,“但長三角至今卻還沒有出臺類似《京津冀及 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的區域聯合防控計劃。綠色和平希望江蘇、浙江、上海三地政府能盡快攜手,出臺具體的治霾實施細則,江蘇、浙江 也應盡快制定煤炭消費量的削減目標,早日重現出空氣清新的綠色長三角。”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