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山東今冬明春水利建設將投292.95億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0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水利網
核心提示:山東今冬明春水利建設將投292.95億元
  在10月30日召開的山東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場會上了解到,去冬今春,山東省各級以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為統領,以實施《農田水利管理辦法》為抓手,強化組織發動,創新體制機制,持續掀起農田水利建設高潮,完成投資268.3億元,較上年增長33%。2013年新增重點縣數量和重點縣總數分別達到43個、103個,位居全國首位。 

  灌溉體系日趨完善。圍繞“遇旱能澆、逢澇能排”目標,加強水源、渠系和田間工程配套建設,新建、維修塘壩1898座、池窖9610處、泵站2652座,新打、修復機井6.95萬眼,修復水毀工程6448處,清淤溝渠3.04萬公里,新增供水能力3.15億立方。按照“四化、六統一”思路,建成“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380萬畝。完成98個小農水重點縣2012年度建設任務,連續4年在全國績效考評中獲優秀等次,2013年新增重點縣數量和重點縣總數分別達到43個、103個,均全國最多。 

  防汛抗旱成效明顯。在加快構建防洪減災工程體系基礎上,建立健全預測預報預警、決策指揮調度、搶險應急響應等防汛抗旱救災機制,抵御局地強降雨、臺風暴潮、持續干旱等極端天氣的能力不斷增強,重要河道堤防、重點水庫閘壩連續多年安全度汛。 

  飲水條件持續改善。新解決532萬農村居民和46萬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了738個貧困村通水任務和山丘區找水打井工作。圍繞解決沿黃地區飲用水源水質不安全問題,規劃實施26座平原水庫,已蓄水1座、正在建設8座,其余17座近期可開工建設。 

  水利基層服務得到加強。提前完成國家確定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任務,全省155個有任務的縣(市、區)普遍建立了“三位一體”基層水利服務體系,部分市縣開通了農村水利服務熱線“110或116”,實現了從“水源頭”到“水龍頭”的精細管理。 

  投資規模再創新高。完成投資268.3億元,較上年增長33%。其中財政投入209億元,較上年增長49%;農民投工投勞折資29億元,占10.8%。建成各類水利工程6.8萬處,超額完成了規劃目標任務。 

  管理改革繼續深化。堅持先建機制、后建工程,支渠以上輸配水工程按灌區建立了專管機構,支渠以下工程產權和管理使用權移交給用水戶合作組織,有2413處小型水利工程完成產權制度改革。農業綜合水價改革穩步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區全面推行計量水價。 

  據山東省水利廳王藝華廳長介紹,今冬明春,全省計劃投資292.95億元,開工和續建水利工程5.85萬項,增加蓄水能力3.79億方;建成“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358萬畝,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230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510萬畝,年新增節水能力4.38億方,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2;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510處,新解決476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 

  圍繞上述規劃目標,將重點實施六項工程,落實六項措施。 

  六項工程:一是加快田間排澇工程建設。圍繞提高農田排澇能力,在搞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提高行洪能力的基礎上,突出抓好田間排水設施建設,完善田間排澇體系,沿黃地區推行灌排分設,易澇地區加快建設排澇泵站,修復水毀工程4304處,清淤溝渠1.9萬公里,力爭糧食主產區排澇標準達到5年一遇。二是加快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堅持以節水增效為中心,完成21處大型和6處中型灌區年度節水改造任務。大力發展高標準管道灌溉,適度發展噴灌、微灌、滴灌,積極推廣射頻卡控制灌溉、風光電提水自壓灌溉等實用技術,新增管道灌溉面積390萬畝。以土地規模化流轉為基礎,選擇3-5個縣啟動實施節水灌溉高產示范區試點。三是加快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以縣為單位,集中投入、連片推進、徹底治理,全力推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規模化發展,明年6月前完成103個重點縣年度建設任務,計劃投資31億元,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301萬畝,建成“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256萬畝。四是啟動雨洪資源利用工程建設。推動出臺加快雨洪資源利用工程建設意見,力爭實施7座大中型水庫增容,新建山丘區水庫4座、平原水庫8座,啟動沂沭河洪水調配東線工程建設。五是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推進思路,加快單村供水工程聯網聯通和老工程改造提升,加快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建立縣級水質檢測中心,組織開展好農村供水服務“116”熱線試點工作。六是加快生態水系工程建設。認真實施水系生態建設規劃,加快生態河道治理,實施入海河口生態綜合整治,加快沿海防潮堤、河口濕地和地下水庫建設,嚴格水功能區管理,探索建立最嚴格河湖管理保護制度。疏浚河道3370公里,維修加固堤防168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0平方公里。 

  六項措施:一是強化規劃引領,堅持一縣一張圖,加強項目資金整合,統籌綜合治理。二是加強建設管理,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省水利廳實行重點地區廳領導包干負責制,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三是加強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平原地區節水灌溉發展研究,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打造精品示范工程。四是創新體制機制,穩步推進大中型灌區管理單位體制改革,加快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搞活經營權,轉讓使用權,拍賣所有權,落實管護主體和責任,實現良性運行和滾動發展。鼓勵和扶持農民用水協會等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充分發揮其在工程建設、運行維護、水費計收等方面的作用。五是穩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行農田水利工程更新改造、管理者重新確定、水價重新核定“三位一體”建管模式,減少大水漫灌,促進農業節約用水,降低農民水費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運行。六是加大農田水利建設績效考核力度,提高在全省水利改革發展綜合考核中的權重,并把考核結果與水利項目、資金安排直接掛鉤。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