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綠色建筑”為建筑工業化營造誘人前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1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新華網
核心提示:“綠色建筑”為建筑工業化營造誘人前景
  在經濟結構轉型加速的背景下,作為節能環保產業重要組成的“綠色建筑”產業面臨良好發展機遇。這也為建筑工業化營造了誘人的市場前景。 

  今年8月初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其中重要內容,到2015年,全國計劃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0億平方米,城鎮新建建筑中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比例超過20%。與此同時,建設綠色生態城(區),帶動綠色建筑改造和相關產業發展。 

  記者從正在舉行的“2013上海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科技周”上獲悉,上海已經把推廣綠色建筑作為建設低碳城市的重要措施,并在這一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數據顯示,2011年至今上海共新建高標準節能建筑項目112個,建筑面積725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383個,建筑面積717萬平方米。84個項目獲得了國家綠色建筑標識,建筑面積超過700萬平方米,其中二、三星級的綠色建筑占比高達七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綠色建筑的重要工藝和最佳實現手段,以“裝配式”為主要特征的建筑工業化,也因此展現出誘人的市場前景。 

  據悉,上海市政府已鼓勵采用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體系,大力推進裝配式住宅項目,并在土地供應、容積率獎勵、產業扶持資金、技術與監督管理要求等方面明確了政策。按照要求,2013年下半年上海各區(縣)政府應在本區域住宅供地面積總量中,落實建筑面積不少于20%的裝配式住宅。這一比例在2014年和2015年將分別提高至25%和30%。 

  建筑工業化的前景也吸引著眾多企業的目光。近日舉行的“2013上海建筑工業化論壇”上,國內建筑工業化領域龍頭企業之一遠大住工宣布,斥資約30億元在上海打造“現代建筑產業園”。

  遠大住工總裁唐芬透露,坐落于上海臨港奉賢園區的“遠大住工現代建筑產業園”已進入前期規劃與籌建階段,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能達到300萬平方米,可實現產值約80億元。 

  唐芬表示,運用工業化生產方式生產的建筑,在每一個生產環節都可達到質量可控、節能環保的標準。這已經成為國際建筑領域的共識。而通過吸收國際通行技術與自主創新,中國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工業化建筑技術。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