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往經驗,每年雨季結束后的幾周內,由于建筑市場的需要,水泥價格都會有一定的上升,上升幅度大約為每袋5%~10%。今年水泥價格也同樣有所上升。但是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促使水泥價格上升的因素已經不再是需求量的增長,而是為了抵消制造成本所帶來的壓力。據某水泥生產商稱,在過去的幾個季度里,不斷增長的制造成本正在不停地削減著水泥業務的盈利能力。

據了解,不斷上漲的油價與電費促使了運輸成本上漲,從而導致了制造成本的攀升。部分水泥生產商表示,在過去的幾個月里,由于制造成本的上升,已經導致水泥價格每袋上升15-20盧比。另一方面,由于近期國際貨幣的波動,導致煤炭價格上漲,又或將影響水泥的生產成本。因此,短期內水泥成本壓力不太可能得到緩解。
由于市場需求度不高,所以即使是在第二季度,大部分的水泥公司的水泥銷量仍然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3%。再加上前幾個季度的平均水泥價格疲軟,水泥產能得不到發揮,生產設備被大量停滯,導致目前水泥行業中大部分水泥公司的營業利潤率普遍下降了5~7個百分點。盡管現在水泥價格正在不斷上升,但是水泥公司的盈利能力依舊不容樂觀。
對此,Religare證券公司發表報告稱,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擴大市場需求,提高水泥產銷量,從而達到減少單位固定成本的目的(經營杠桿理論)。但是不幸的是,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印度的經濟狀況非常糟糕,政府對基礎建設的投資仍然十分疲軟,對水泥等市場的影響不大。而目前依靠的是私營企業投入的“微薄”的基礎建設投資。該報告稱,僅靠私營企業的投資很難對市場的需求有所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