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仿冒知名廠家包裝 唐山小水泥廠亂象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2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消費者報
核心提示:仿冒知名廠家包裝 唐山小水泥廠亂象多
  河北省唐山市是我國北方地區的重要水泥生產地,這里生產的水泥多銷往京、津、冀地區。作為建筑基礎產品,水泥的質量直接決定土木工程的堅固程度。然而,連日來,相關媒體記者在唐山市水泥廠較為集中的豐潤區調查發現,當地一些小水泥廠及經銷商存在違規摻入混合材料、缺斤短兩、仿冒知名廠家包裝袋等行為。 

  劣質水泥現形 

  新房快蓋好了,用的水泥被發現有問題。 

  “那根本不叫水泥,簡直就是沙土。用手一摳,全掉下來了。”8月31日,在延慶縣沈家營鎮臨河村,村民段女士站在自家在建的二層小樓內說這番話時,一臉的焦急。 

  今年4月,段女士在延慶縣一家專門經銷水泥的門市處購買了14噸標稱品牌為“宇石”的水泥,標稱廠家為河北唐山奧順水泥公司,標號為“P·S·A32.5(媒體記者注:P·S·A為礦渣硅酸鹽水泥)”。“這種水泥便宜,只要255元一噸,每噸比北京本地產的‘金隅’水泥要便宜100元”。 

  400平方米的房子,砌墻共用了10噸“宇石”水泥。然而,包工頭袁師傅發現,磚縫里的水泥根本沒凝固。袁師傅對媒體記者說,他干了30年建筑行業,經驗告訴他,這批水泥肯定是摻假過多影響了質量,“剩下的幾噸‘宇石’水泥,我們就隨便扔在院子里。一般來說,質量達標的水泥遇水后會凝固得非常結實。可淋了好幾次雨,院子里的水泥都沒凝固。” 

  媒體記者在現場看到,磚縫里的水泥成土黃色,用手摳一下,毫不費力地將水泥捏成粉末狀。而抹墻面的水泥為北京金隅集團生產的水泥,呈青灰色,用手根本無法撼動。“簡直是晴天霹靂。”段女士一邊流淚一邊說,“家里辛辛苦苦湊了80萬元蓋房子,結果‘假水泥’給自己添了堵。要么扒掉重蓋,要么提心吊膽地住著。可現在哪里還有剩余的錢重蓋?” 

  發現水泥有質量問題后,段女士曾與水泥經銷商延慶富華水泥綜合門市部老板曹華協商解決。8月15日,曹華委托北京民得利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對“宇石”水泥樣本進行檢測,鑒定結果為“不合格”。段女士提供的檢測報告上顯示,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依據《通用硅酸鹽》標準,不符合P·S·A32.5水泥的要求。盡管有了鑒定結果,曹華稱只能退3000余元水泥款,拒不同意其他賠償要求。 

  問題水泥唐山產 

  北京市延慶縣為農業大縣,轄區內多為農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民自建房現象在當地較為普遍。 

  9月1日,延慶縣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陳義東對媒體記者說,今年上半年該消協已接到兩起水泥質量投訴,問題水泥標稱產地均為河北唐山。“水泥投訴處理起來非常困難,因為專業性太強,潛伏期也較長,加上產、銷鏈條比較復雜,對相關企業的責任認定存在一定難度”。 

  9月1日,媒體記者與陳義東共同來到延慶縣石河營建材城經銷水泥的門市進行走訪調查。媒體記者發現,該建材城銷售的水泥標稱產地多為唐山市豐潤區。石河營建材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水泥經銷商對媒體記者透露說,唐山市豐潤區一些中小規模水泥廠違規往水泥里摻大量礦粉、粉煤灰,且通過高標號包裝袋包裝低標號水泥的方法進行牟利。 

  “市場里有商戶在銷售水泥的時候,都先問買來做什么。如果是打梁(即用來澆筑建筑物主體支撐結構),肯定會銷售質量好的水泥。要是用于砌墻、打地面、抹墻面,那會賣一些較次的水泥。”該經銷商對媒體記者說,標號為32.5的水泥與標號為42.5的水泥相比,凝固強度較低、時間較長,如果摻些雜物在其中,在打梁時極易開裂、脫落,“房塌了肯定是大事,誰也不想惹麻煩”。 

  “一分錢一分貨。北京產32.5標號水泥至少三四百元一噸,唐山水泥搭上運費也才二百多元一噸。水泥行業本來就不景氣,要不弄些貓膩,廠家怎么掙錢?”該經銷商說。 

  最高摻八成礦粉 

  媒體記者從唐山市豐潤區政府信息公開平臺了解到,該區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為主。截至2008年,該區煤炭儲量6億噸,石灰巖4億噸,石英砂巖1400萬噸,大理石5000萬立方米,陶瓷頁巖5000萬噸、白云巖2億噸。這些礦產資源的存在為該區發展水泥行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而轄區內的冀東水泥更是中國北方規模最大的水泥上市企業。 

  9月6日,媒體記者驅車沿著唐山市豐潤區豐董公路向北行駛,沿途陸續出現許多載滿水泥的大型載重汽車。公路表面坑坑洼洼,不少坑深達30厘米。隨著車輛呼嘯而過,一陣陣黃色的塵土向四周席卷而去。路旁的農宅及莊稼,像被涂上了一層“黃金甲”。 

  在楊官林鎮開發區,媒體記者找到了唐山奧順水泥有限公司。了解了段女士的遭遇后,該廠甄廠長對媒體記者說,據其了解,富華水泥門市部并非直接從該廠進貨,因此不能確認段女士所購水泥是該廠生產的“原裝”水泥。“豐潤區有很多小水泥廠,其生產的水泥達不到相關國家標準,就通過購買假包裝袋仿冒知名廠家產品進行銷售。以前也曾經發現過我廠產品被仿冒的現象”。 

  隨后,媒體記者在豐潤區走訪了部分小水泥廠,試圖對其生產情況一探究竟。 

  在王官營鎮王官營村,媒體記者看到村口處立有“奧成水泥”的廣告牌。按著廣告牌的提示沿村東行1000米,媒體記者來到了一家沒有掛廠名牌的工廠。媒體記者從門口望去,看到該廠占地面積約有一萬余平方米,一排水泥磨高高矗立,一輛大型載重汽車在前停靠,準備裝車。 

  隨后,媒體記者以建材商的名義進入這家水泥廠,與廠長王某聊了起來。王某介紹說,該廠為私人經營,日產“奧成”水泥300噸左右,標號為32.5、42.5規格的水泥每噸價格分別為160元、230元。 

  媒體記者問:“你們在水泥生產過程中會摻一些礦粉、粉煤灰吧?” 

  王某坦言:“我們摻的礦粉比較少,也就是一半左右。附近還有一些小廠,最高能摻到八成。” 

  媒體記者又問:“這些東西摻多了不怕出質量問題嗎?” 

  王某回答:“你要是賣水泥時,最好問清用途。‘42.5’的水泥強度高,摻了也就摻了,不會出事。‘32.5’的水泥要是摻多了肯定會對建筑質量有影響。” 

  媒體記者提出去車間查看的要求,王某表示,該廠都是夜間生產,“現在車間停工,你去了也白去”。 

  在王官營鎮皈依寨村天龍水泥廠,負責人與媒體記者的交談內容大致與上述情況相同。當媒體記者要求查看生產車間時,廠方同樣以“夜間生產”為由拒絕。 

  媒體記者查閱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了解到,礦渣硅酸鹽水泥在生產時允許摻入不超過50%且符合質量標準的粒化高爐礦渣、粒化高爐礦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質混合材料等活性混合材料作為組成部分。 

  9月7日凌晨1點,媒體記者先后探訪奧成水泥廠、天龍水泥廠。兩家水泥廠里除了入口處有燈光外,生產區幾乎都是漆黑一片,但在外面都能清楚地聽到水泥磨轟鳴的聲音。在天龍水泥廠,媒體記者以問路的名義混了進去。就在媒體記者朝水泥磨的方向走去時,一道手電筒的光束打在媒體記者臉上,門衛嚷道:“干什么!快走!” 

  包裝內容隨便印 

  《通用硅酸鹽水泥》規定,水泥可以散裝或袋裝,袋裝水泥每袋凈含量為50公斤,且應不少于標志質量的99%;隨機抽取20袋總質量(含包裝袋)應不少于1000公斤。其他包裝形式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但有關袋裝質量要求,應符合上述規定。 

  媒體記者在唐山市豐潤區走訪奧成水泥廠、天龍水泥廠、奧成水泥有限公司全順分公司、唐山紅日水泥廠、豐潤區第一水泥廠時,上述企業均表示袋裝水泥可以按照媒體記者的要求進行包裝,“每袋差十幾斤無所謂”。 

  除了在袋裝計量上做手腳,水泥包裝袋上作假也非常容易。 

  9月7日,在王官營鎮王官營村,某水泥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向媒體記者介紹說,袋裝水泥的包裝袋通常會委托給一些編織袋銷售商家生產并印制商標,在此過程中,極易產生包裝袋仿冒現象。 

  這位負責人還向媒體記者提供了一位姓胡的商家的聯系方式,“我的包裝袋都是他提供的,已經兩三年了。你可以和他聊聊,看能不能幫你印一些袋子”。 

  在王官營鎮皈依寨村信用社對面,媒體記者在一個不起眼的院落內與胡某“接上了頭”。起初,胡某警惕地拒絕了媒體記者要求購買水泥包裝袋的要求,當聽說是熟人介紹后,便馬上熱情起來。 

  “唐山的私人水泥廠大多數都用的是我們生產的包裝袋,承德也有我們的客戶。”胡某說。 

  “你能幫我印一些大廠的包裝袋嗎?比如冀東。”媒體記者問。 

  “冀東水泥是上市公司,我可不敢印,那屬于假冒。”胡某說。看到媒體記者有些沮喪,胡某馬上給媒體記者出了一個主意。“你可以買我的袋子嘛。水泥包裝袋基本上沒有防偽方式,你再花一萬元買個印刷機,然后找人刻個冀東水泥的模版自己印上去就行了。質量好的模版300多元一塊,可以用一年。次一些的要100多元,只能用幾個月。自己搞的話,你可以隨便印廠名、廠址和標號,印一個袋子成本不到1分錢。機器、模版,這些我都可以幫你搞定。” 

  在媒體記者的強烈要求下,胡某同意帶媒體記者去看一看印制包裝袋的全過程。在位于王官營鎮東胡各莊村豐潤區第一水泥廠的一間破舊庫房里,媒體記者看到一臺印刷機及堆積成山的包裝袋。只見工人將空白的編織袋按順序碼放好,1秒鐘后便可通過機器印刷出3個包裝袋。而所謂的模版,便是一塊雕刻有凸體字的與水泥帶大小相同的硬塑料版。“根本看不出任何問題。”胡某說。 

  老問題常年未解決 

  9月12日,針對媒體記者調查了解到的上述情況,唐山市水泥工業協會秘書長路廣建表示,其中存在許多問題其實都是老問題。“這兩年水泥行業不景氣,一些小廠家為了節省成本,違規摻入混合材料及降低包裝規格的現象比較普遍。此外,一些廠商仿冒知名廠家包裝袋現象也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存在,既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給建筑安全帶來威脅,同時也損害了本地水泥產業的形象”。 

  路廣建特別向媒體記者指出。一些水泥廠雖然在國家標準允許的范圍內摻加混合材料,但如果其摻加的礦粉、粉煤灰等材料本身不符合相關標準,生產的水泥同樣會存在質量問題。 

  言談過程中,路廣建一臉無奈。他對媒體記者說,豐潤區有大小規模水泥廠共70多家,其中絕大多數為年產100萬噸以下的小廠。對違規摻雜、缺斤短兩及仿冒造假情況,唐山水泥工業協會多次建議行政執法部門進一步加強監管,但遺憾的是,截至目前,這些問題并未得到有效解決。 

  水泥制假要嚴打 

  9月份,是一年一度的質量月。然而,連日來,在唐山豐潤區的調查卻發現這樣一個嚴峻的事實,當地一些私營小水泥廠制假、摻假現象嚴重,在當地已是“公開的秘密”。究其原因,除企業為逐利,降低產品質量外,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監管不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今年質量月的主題是打造經濟升級版,實現質量強國夢。如果面對這些造假企業不出重拳,對本應淘汰的落后產能置若罔聞,如何能實現質量強國夢? 

  作為建筑業的重要基礎原料,水泥產品的質量直接決定土木工程的牢固及抗震程度,事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希望有關部門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積極履行監管職責,嚴打水泥行業制假亂象,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延慶縣沈家營鎮臨河村村民段女士已經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經銷商賠償其因使用劣質水泥而產生的相關損失。對相關進展,記者將繼續關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