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324省道南環大橋施工現場主橋沿橋梁頂面布排了一排排水管,不斷地在混凝土表面噴淋水霧;引橋立柱表面包裹了塑料薄膜,管路通過頂端的塑料水桶緩慢地將水釋放到混凝土表面,時刻保持濕潤這是連云港市在路橋建設過程中首次采用的噴淋和滴灌養生法新工藝。
324省道南環大橋位于灌云縣東王集鄉與侍莊鄉境內,也是連云港疏港航道工程的組成部分。大橋主橋長824.96米,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橋面設計為雙向6車道,去年開始進場施工。為了避免資源浪費,項目部從小處著手,嘗試采用多種方式節省建設資金。負責現場管理的工程師韓波介紹:“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從蘇南地區高速公路建設中了解了噴淋養生和滴灌養生的方法,就拿回來試驗,效果非常好。”
“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以后有14天的養生期,這期間都要不斷地澆水,保持濕潤,促進混凝土早強,抑制裂縫產生。以往用人工澆水,一個小時就要澆一次,工人累不說,也不能保證質量。”安全員靳鵬笑著說,用了這兩種新方法后,工人只需定時加水即可,不僅節能省工,降低了養生成本,還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24小時不間斷施水,保證了工程質量。
南環大橋采用的新工藝將在該市干線公路全面推廣。目前,工程正在建設引橋下部結構和主橋上部結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15%左右。9月,工程計劃完成主橋上部箱梁的基礎部分和引橋立柱50根、蓋梁8個和細柱7個,力爭明年3月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