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份以來,隨著華東高溫天氣持續,用電負荷達到高位,江浙兩省擬對部分地區制造業拉閘限電。水泥作為高耗能企業,自然被納入限額用電名單。按照常理,限電對一個高耗能的行業來說所帶來的影響是負面的,企業減產甚至停產,然而這次限電不僅沒有給水泥企業帶來不利影響,反而還進一步刺激了華東地區水泥行業淡季價格提升。
最新數據顯示,海螺水泥沿江熟料7月22日發往浙江、福建的價格上調20元/噸,出廠價240元/噸;23日發往江蘇熟料上調10元/噸,出廠價235元/噸。這是繼7月16日上調10元/噸之后,海螺水泥沿江熟料近期第二次調價,累計提價幅度20~30元/噸。
水泥是由熟料經過粉磨制成,其中高標水泥中熟料成份占80%以上,熟料的價格上漲直接決定了水泥的定價上升。此次淡季熟料價格的突然上漲,顯然超出了市場預期,回顧近幾年淡季熟料價格走勢,發現只有在2010年因節能減排出現過上漲,所以本次提價有些“出人意料”。但仔細分析其背后邏輯,我們可以發現提價也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
企業協同限產
進入7月,華東江浙、安徽等地都出臺了停窯檢修計劃,并且現執行情況較好。如:江蘇的蘇錫常地區6月26日到7月24日熟料產能限產1/3;浙江7至8月每月限產1/3產能,7月8日到31日每條熟料線停窯10天;安徽巢湖6月15日到7月15日限制1/3熟料產能,同時還計劃本輪限產結束后,啟動第二輪限產,全部產能同時停窯7至10天。
由于華東水泥市場集中度較高,以浙江為例,像南方水泥占浙江總產能52%、紅獅水泥產能占比13%、海螺水泥產能占比5%。如果南方水泥、海螺水泥等大企業進行限產協同的話,聯合限產的成功概率極大,這也就直接導致了華東區域內企業熟料庫存一直保持在合理水平,為熟料價格的穩定及提價奠定了基礎。
政府組織限電
華東區域內,政府大范圍組織水泥企業限電停產,使部分不配合的企業強制減產。如:浙江省政府組織全省水泥企業,計劃從7月17至7月26日,所有熟料生產線統一限電停產10天,水泥粉磨企業限電減產2/3;江蘇則計劃對部分區域進行限電。同時,安徽省部分地區也出臺了限電計劃,其中,安徽巢湖針對水泥行業從7月26日起至7月31日限電,區域內所有熟料生產線全部停產5天。
由于前期區域內企業聯合限產,熟料的庫存量普遍不高,再加上限電的原因,華東地區的熟料供給在整個7月都受到較大限制,長時間的供給減少,會導致供需出現失衡,熟料提價也就順理成章。
基于熟料價格的回升,再加上今年7月雨水天氣少于往年,下游基建、地產對水泥的需求目前保持穩定,華東水泥價格有望在7月底見底。
最新數據顯示,海螺水泥沿江熟料7月22日發往浙江、福建的價格上調20元/噸,出廠價240元/噸;23日發往江蘇熟料上調10元/噸,出廠價235元/噸。這是繼7月16日上調10元/噸之后,海螺水泥沿江熟料近期第二次調價,累計提價幅度20~30元/噸。
水泥是由熟料經過粉磨制成,其中高標水泥中熟料成份占80%以上,熟料的價格上漲直接決定了水泥的定價上升。此次淡季熟料價格的突然上漲,顯然超出了市場預期,回顧近幾年淡季熟料價格走勢,發現只有在2010年因節能減排出現過上漲,所以本次提價有些“出人意料”。但仔細分析其背后邏輯,我們可以發現提價也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
企業協同限產
進入7月,華東江浙、安徽等地都出臺了停窯檢修計劃,并且現執行情況較好。如:江蘇的蘇錫常地區6月26日到7月24日熟料產能限產1/3;浙江7至8月每月限產1/3產能,7月8日到31日每條熟料線停窯10天;安徽巢湖6月15日到7月15日限制1/3熟料產能,同時還計劃本輪限產結束后,啟動第二輪限產,全部產能同時停窯7至10天。
由于華東水泥市場集中度較高,以浙江為例,像南方水泥占浙江總產能52%、紅獅水泥產能占比13%、海螺水泥產能占比5%。如果南方水泥、海螺水泥等大企業進行限產協同的話,聯合限產的成功概率極大,這也就直接導致了華東區域內企業熟料庫存一直保持在合理水平,為熟料價格的穩定及提價奠定了基礎。
政府組織限電
華東區域內,政府大范圍組織水泥企業限電停產,使部分不配合的企業強制減產。如:浙江省政府組織全省水泥企業,計劃從7月17至7月26日,所有熟料生產線統一限電停產10天,水泥粉磨企業限電減產2/3;江蘇則計劃對部分區域進行限電。同時,安徽省部分地區也出臺了限電計劃,其中,安徽巢湖針對水泥行業從7月26日起至7月31日限電,區域內所有熟料生產線全部停產5天。
由于前期區域內企業聯合限產,熟料的庫存量普遍不高,再加上限電的原因,華東地區的熟料供給在整個7月都受到較大限制,長時間的供給減少,會導致供需出現失衡,熟料提價也就順理成章。
基于熟料價格的回升,再加上今年7月雨水天氣少于往年,下游基建、地產對水泥的需求目前保持穩定,華東水泥價格有望在7月底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