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地方債緊急審計拉響風險警報 基建投資或受制約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3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人民日報
核心提示:地方債緊急審計拉響風險警報 基建投資或受制約
  審計署7月28日稱,近日,根據國務院要求,審計署將組織全國審計機關對政府性債務進行審計。這也是近年來審計署對政府性債務組織的第三次審計。

  本次全國性審計工作將于8月1日起全面展開,全國審計機關將對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政府性債務進行徹底摸底和測評。

  相較此前兩次進行的地方政府債務審計,此次范圍在省、市、縣三級之外,增加了中央和鄉鎮。

  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今年曾估計,目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可能超過20萬億元。據其掌握資料,2011年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30余萬億,大體上債務率為37.8%。2012年政府債務總規模較2011年有所增加,債務占GDP比重仍維持在40%左右。

  由于地方政府債務透明度不高,準確統計數據并不容易,因此不同機構的數據眾說紛紜。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稱,據測算,從2010年末至2012年末,中國地方政府的直接和擔保債務可能已經上升13%,達到12.1萬億元。穆迪警告,中央政府正面臨為地方政府債務提供救助的風險。

  此次審計也凸顯出債務問題的不透明性,甚至連中央政府也不清楚各省市借款規模到底有多高。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曾表示,中國新一屆政府當前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摸清地方融資平臺的家底。2010年審計署公布的數字是10.7萬億,在普查過后,這個數字應該還會增加。

  本輪審計“風暴”突然來襲,自然也引發了市場對地方融資平臺的擔憂,受資金面以及審計署消息的疊加影響,29日部份城投債的收益率上行7-8個基點,投資者棄城投避險的謹慎心態可見一斑。

  審計清查地方債務的過程中,地方基建投資的能力將受制約,并可能引發局部債務風險,引發地方政府中的高負債個體面臨債務風險。 

  近期包括穆迪在內的國際機構警告,在中國經濟穩增長、調結構的同時,下半年中國的地方政府融資工具數千億融資遭遇嚴峻挑戰,中國可能首次出現境內債券違約。

  從債務規模上看,美國申請破產保護的底特律市政府的債務總共只有180億美元,中國部分城市的債務已超過千億元人民幣,遠遠高于底特律市的債務規模。部分債臺高筑的城市一旦某個薄弱環節出現問題,地方融資平臺出現違約可能使得對于整個地方債的風險溢價都會大幅上升,再融資也將出現困境、利率升高,地方政府“借新還舊”滾雪球的模式最終難以維系。

  由于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國際貨幣,美聯儲退出QE也勢必對全球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美聯儲即將退出QE的預期將對中國銀行間市場的“錢荒”造成一定的影響,這也會使得中國地方債的利息升高。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近日也表示,錢荒一定會繼續,資金冬天會比較長。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此次審計署再次對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進行“摸底”,有助于將“隱藏的”地方債風險展現在公眾面前。隨著地方債務清查,地方政府只有戒除“借債癮”、降低融資成本,才能使中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