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央行定向逆回購注資獲證實 外資肆意做空銀行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6-2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和訊網
核心提示:央行定向逆回購注資獲證實 外資肆意做空銀行業
  市場資金持續緊張的局面,造成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急劇飆升,銀行股股價大幅下挫,從接近央行的人士處獲悉,為應對這種局面,央行已經通過定向逆回購的方式注入流動性。

  “獲得資金的是工行、中行等大行,資金規模肯定不到市場上傳言的4000億元,雖然不是針對所有銀行的措施,但已經傳遞出政策信號,大家消除了對資金面進一步緊縮的擔憂,拆借利率自然也就下來了。”上述人士告訴和訊網。

  繼6月19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大幅上漲206.40個基點后,今日shibor再次飆升578.40個基點,至13.4440%。7天期利率上漲292.90個基點,至11.004%;14天期利率略降24.50個基點,至7.5940%;1月期利率上漲178.40個基點,至9.399%。

  所有這些都與央行18日發行的20億元央票有關,在貨幣政策趨緊的背景下,此舉無疑是當頭一棒,讓銀行業界對未來的信心喪失殆盡。

  “因為7月要分紅,要繳稅,要上交新一輪存款準備金,再加上近期監管部門在打擊虛假結售匯,外匯占款也在大規模減少,6月份面臨的資金緊張情況是不言而喻的。在這種情況下,央行堅持發行20億央票,讓大家感覺管理層是在做壓力測試,對政策的期待頓時全無。”光大銀行人士透露。

  今年以來,銀行業界已經普遍認為中央不會再次推出4萬億刺激政策,而且資金面會越來越緊,原因是中國通過外匯占款實現經濟增長的局面已經不可持續。“美國推動美國制造的努力已經初見成效,2015年將會實現天然氣出口,巴菲特投資鐵路的事例也說明中美勞動力成本的差距正在縮小,制造業回遷將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雖然業界非常認同中央調結構決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但總覺得不可能一下子太緊,應該有一個緩沖期進行過度。”該人士說。

  6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要求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購房、大宗耐用消費品、教育、旅游等信貸需求,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擴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

  “如果說20億央票發行后大家還抱有一些幻想的話,國務院常務會議則徹底擊潰了這些幻想,認為只能靠出售資產才能應對接下來的緊張局面。”該人士繼續說道。

  央行今天下午實施的定向逆回購已經改變了這種看法,和訊網注意到shibor已經回落到了5%以下。

  6月20日晚,更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銀行下午資金違約,交易時間延后半小時給各家找資金,但是一直沒找到,市場資金缺口千億規模。

  不過,中國銀行隨即予以回擊,稱從未發生資金違約事件,6月20日按時完成全部對外支付,有關市場傳聞不屬實。

  “實際上,光大銀行6月5日也全部支付了,但現在同業資金是由分行管理的,資金清算鏈條較長,造成了當時的情況。但國外評級機構顯然不想放過這個機會,以此來說明自己此前的判斷準確。”上述人士透露。

  6月18日,惠譽發布數據稱,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理財產品的規模已高達13萬億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將在6月到期。惠譽中國金融機構評級主管朱夏蓮指出,短期內,償還這些即將到期的理財產品將是內地銀行需要面臨的最大問題,如果政策方向未變,7月前銀行間同業拆息利率還會繼續上升。

  “我們已經與此人進行過直接的交涉,要求其說清楚數據來源,具體由哪些部分組成,不管是比照金融機構的8萬億還是審計機構的10萬億,都與惠譽的數據有很大出入。”上述人士還說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掌握的數據顯示,2012年銀行業總資產130萬億,截至今年3月份理財產品規模大約8萬億,其中風險較大的非標產品只有4萬億左右。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