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生態混凝土護岸”新技術 重現“會呼吸”的河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6-0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浙江日報
核心提示:“生態混凝土護岸”新技術 重現“會呼吸”的河道
  在金華市金東區八仙溪上,記者看到了重現的“會呼吸”河道。盡管目前是枯水期,但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水草,不少白鷺掠水而過。 

  金東區河道眾多,總長394.8公里,不僅有東陽江、武義江兩條省級河道,還有孝順溪、航慈溪、赤松溪、薌溪、王坦溪、曲橋溪、東溪、西溪、山河溪和八仙溪等10條縣級河道,以前一些河道失修,污染嚴重,甚至干枯,該區被劃定為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區域。2010年開始,按照建設“浙中水鄉”的要求,打造水繞庭園、山水共融、人水和諧的修筑河道新理念,金東區對所有河道進行治理,在確保防洪安全前提下,注重保護原有生態、景觀功能,河岸護砌盡量采用生態砼、堆石、植物等。通過兩年多治理,金東區步入了全國中小河道治理的先進行列。 

  金東區水務局運用“生態混凝土護岸”新技術,用圓球狀和切塊狀石塊代替傳統的方塊型條石,球與球、切塊與切塊之間留有空隙,便于植被的生長。水位線以下的堤岸,打破傳統的水泥光面設計,改成鏤空“魚槽”狀,留足一排排長方形孔,供魚兒自由出入,有效地保護了河道的生態系統。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