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企業情況 » 正文

中國鐵建:奉獻精品工程 架起友誼金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7-2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
核心提示:中國鐵建:奉獻精品工程 架起友誼金橋
    在坦桑尼亞,坦贊鐵路運營30多年來,宛如一條凝聚友誼和通往富裕的“綢帶”,將東非、中非與南部非洲的人民緊密聯系起來,有力地促進了坦桑尼亞、贊比亞兩國及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與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

    為解決距離維多利亞湖岸僅150公里的坦桑尼亞中部幾座城市的缺水問題,今年9月,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公司承建的供水項目竣工并將投入使用,安全清潔的生活用水一路歡歌流淌到居民家中,45萬人將從此徹底告別氟化病和重金屬慢性中毒類疾病;

    全長2400公里的沙特南北鐵路第二標段工地現場,滾滾沙塵中,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的旗幟迎風飄揚,轟鳴的推土機、挖掘機來來往往。4年后鐵路建成通車,沙特阿拉伯北部的鋁土等礦產將“搭乘”火車源源不斷地涌往東部港口,再“坐船”走向海外。

    “修路、架橋、實施供水項目等,無一不是為改善所在地的基礎設施而努力。”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中國鐵建)董事長李國瑞告訴記者,“我們還在經營方式、品牌、人力資源、資本運作等4個方面全力推進本土化戰略,同時,盡企業所能為當地承擔社會責任;這些項目建成后,不僅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還將有力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是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企業因此也贏得了國際知名度、美譽度。”

    全心全意  奉獻“精品工程”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郊區,高70米、被譽為“中東第一橋”的利雅得大橋巍然矗立,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上午9點,氣溫已高達41攝氏度。記者登上橋面看到,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的幾十個員工頭戴安全帽,身著厚厚的工作服,兩塊濕毛巾分別蓋住耳朵和臉頰,正緊張地進行管道焊接和橋面施工。

    “歇會吧,喝點水,”記者與來自浙江的劉師傅聊了起來。“不行啊,工期緊,”他忙著手里的活抬頭道,“附近的老百姓每天都來打聽什么時候完工、什么時候通車啊!” 

    他告訴記者,這座橋橫跨360米寬的河谷,連接著利雅得的兩個區,現在居民往來步行得繞2至3個小時,大橋建成后將縮短至20分鐘。

    2005年10月,利雅得大橋項目具備開工條件的時候,世界主要資源和原材料價格飛漲,主材價格漲幅高達60%至80%,工程成本因此要多支出2000萬元人民幣以上,項目面臨很大的虧損。難題擺在了十八局集團沙特公司董事長薛德文面前。

    “我們一方面加大項目管理力度,緊縮和節約開支,力爭將市場風險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多方積極尋找市場,從國內購置有價格優勢且高質量的物資設備用以替代需要在當地采購的高價產品,從而減少成本支出,”薛德文告訴記者,“我們努力克服了各種困難,積極運作往前趕,使得甲方及部分監理深受感動,用他們的話說,要是一般的承包商早跑了,他們進而認為,十八局集團是一支能吃苦、自身解決問題能力強、重合同守信用的隊伍。”

    連鎖反應由此產生。沙特最大的建筑承包商慕名找上門來,希望十八局集團沙特公司能夠分包麥加公路所有的橋梁生產任務。“他們對我方的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都非常滿意,”薛德文自豪地說,“在該項目部分投入使用以后,十八局集團的聲譽也因此蒸蒸日上。”

    市場是公平的。一份付出必將贏得一份收獲。

    2007年3月14日,喜訊再次傳來,沙特王國財政部公共投資基金主席給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正式發來沙特南北鐵路(分4個標段)二標段中標通知。二標段全長458公里,工程投資總額524億美元。4月3日,在利雅得舉行了隆重的簽約儀式。

    “贏得這個項目,一靠我們多年積累的信譽,交給我們干業主放心。”十八局集團沙特南北鐵路工程指揮部黨委書記魯連江,跟蹤這個項目長達兩年多,他告訴記者,他們二靠勇氣,另外17家競爭對手都是些國際巨頭,沒勇氣就被嚇回去了;三靠策略,從資格預審開始就成立了以副總經理兼國際工程公司總裁楊玉剛為組長的沙特南北鐵路投標小組,進行了長達10個月的精心運作,密切跟蹤。“投標前的一個晚上,我們10多個人為報價高點還是低點而反復斟酌,徹夜未眠。”魯連江說。

    “從結果看,我們測算的還是挺準的,”楊玉剛副總經理操著濃重的山東話大聲道,“這個項目是所有中資公司自1997年進入沙特工程承包市場以來,第一次以施工總承包的方式進入沙特鐵路建設市場,是十八局集團目前在國際上中標金額最大的項目,也是參與國際工程承包和國際業務一個新的里程碑。我們將竭盡所能,為沙特人民再次奉獻一個‘精品工程’。”

    傾情傾力  筑就“民心工程”

    至真至誠  復制“標準工程”

    舉世聞名的維多利亞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橫亙赤道南北,波光瀲滟。

    然而,由于貧困落后,距離維多利亞湖岸僅150公里的坦桑尼亞中部城市新娘噶和卡哈馬雖與水近鄰,卻是整個國家最為缺水的地區。由于地下水氟含量、重金屬離子含量嚴重超標,大骨節病和甲狀腺病在當地非常流行。民生為水所困,地區經濟發展為水所困。

    2003年10月份,坦桑尼亞領導人宣布由政府籌集2億美元資金建設供水工程。項目實行國際公開招標,競標結果顯示,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公司排名第一,和同時參加競標的歐洲公司相比極具競爭力。當時外界曾有很多反對聲音,坦桑尼亞政府經過嚴格的審查程序,最終決定將最重要、技術難度最大的一期工程交由中土集團實施。

    這不只是一場純粹的商業競爭,也是一場信任的較量。一期工程項目經理、中土集團東非公司總經理趙佃龍告訴記者,供水項目是坦桑尼亞自建國以來自主投資建設的最大基礎設施項目,而當地人均生活水平每天不到一美元,坦桑尼亞政府將這個幾代人未曾實現的夙愿交給中土公司來實現,體現了他們對中國企業、對中國施工管理技術的高度信任。“作為一個在坦桑尼亞經營了25年之久的企業,深深體會到了什么叫作肩負重托!”

    為了工程的長遠利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部注重設計功能與當地實際的結合,精心選擇適合當地技術管理水平的設計方案,甚至不惜增加成本。業主在合同要求中指定的凈水廠清水池容量僅為1500立方米,如按此容量進行詳細設計施工,最后很可能會造成清水池在壓力下發生頂板斷裂、清水泵停車等重大設備事故。為此,項目部與咨詢公司研究后主動提出,將設計容量增加到2300立方米,此舉雖增加了近10萬美元的成本,但消除了安全隱患,履行了一個承包商的責任,同時也得到了咨詢公司及業主的認可和贊揚。

    經過對中部缺水地區長時間的調查,項目部采用了經濟有效的方法來設計整個凈水廠,并將項目分為“近期(2007年)8萬噸—中期(2010年)10萬噸—遠期(2016年)12萬噸”的3個階段,使投入、產出和社會需求盡可能地合理匹配,避免坦政府本就十分緊張的資金遭到浪費。

    在設計勘察階段,他們發現業主指定的取水口這一重要結構將來有被水生植物堵塞的可能,項目部果斷決定報請業主和咨詢公司修改取水口位置。這一修改將影響工期,合同延期對中土公司的對外形象也很不利,但為了附近居民長久的幸福和政府投入資金的可靠回饋,項目部堅持修改取水口位置。經多方努力,業主終于同意更換取水口位置。2006年,坦桑尼亞遭遇50年不遇的嚴重干旱,維多利亞湖水位持續下降,老取水口位置的水生植物大肆泛濫破壞了原水質量,事實證明了放棄老取水口的正確性。

    ……

    憑借一期項目實施中良好的口碑,2005年5月,中土公司又中標供水項目的四期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四期工程進入最后調試階段,今年9月將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我們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中土公司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坦桑尼亞水利部供水排水司司長威廉姆接受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說,“我代表部長對中土公司良好的工程質量和履約能力表示感謝,他們將永遠銘刻在水利部的建設史冊上;中土對附近居民的善舉,也令我深受感動!”

    提及善舉,趙佃龍解釋說,在工程實施之初,項目部就把施工營地按照一個標準小學校的規模和布局來設計,目的在于工程結束后稍加裝修就成為一座立即可以投入使用的學校,然后捐贈給當地政府,為周邊居民和自來水廠員工的子女接受教育提供幫助。

    在尼日利亞的拉各斯市,記者看到,既有的鐵路軌道已被茂密的野草所覆蓋,銹跡斑斑的機車車頭和客車車廂雜亂地橫擺著。

    這一切,預計在未來的4年至5年得到徹底的改變。因為被稱為“21世紀的坦贊鐵路”的尼日利亞鐵路現代化項目已著手實施。簡單地說,就是把中國目前先進成熟的150公里準高速鐵路全盤復制到尼日利亞的土地上。

    2006年8月9日,在與國際上多家具有相當實力的跨國建筑集團的激烈競爭中,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公司一舉中標尼日利亞現代化鐵路項目。10月30日正式簽約,合同額83億美元。拉各斯至卡諾新建鐵路項目全長1315公里,連接了尼日利亞乃至西非最大的城市拉各斯和首都阿布賈,線路設計行車時速150公里,全部采用中國鐵路技術標準。

    “中國人是真正的好朋友,”尼鐵項目業主代表、總統府特別項目辦公室常務秘書阿布巴卡爾告訴記者,“不僅給產品,幫我們建設非洲大陸最現代化的鐵路,而且給技術,為尼日利亞建立起較為完善的鐵路工業體系!”

    親手運作此項目的中國鐵建尼鐵項目部總經理、中土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陳曉星告訴記者,尼日利亞既有鐵路線3500公里,幾乎全是殖民地時期建設的低標準鐵路,年貨運量100多萬噸,在全國運輸總量中只占0.3%,而現代化鐵路建成通車后,年運量將達6900萬噸。

    奧喬·馬杜埃奎,現執政的尼日利亞人民民主黨總書記、上屆政府運輸部長,聽說中國記者希望采訪,他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我們住的飯店。

    “中土集團是可靠的合作伙伴,做了很多讓人放心的工程,”逐一握手后奧喬開門見山,“尼鐵項目是尼日利亞的經濟大動脈,將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很大的實惠,它不僅僅是個經濟項目、鐵路項目,更將成為兩國深厚友誼的新見證。”

    奧喬還對陳曉星說,“希望你們能盡快將中國辦開發區的好經驗移植過來,把萊基自由貿易區建設成帶動尼日利亞發展的一個新窗口!”提及萊基自由貿易區,陳曉星解釋說,這是指復制國內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模式,把萊基自由貿易區打造成一個標準的中國版的開發區。

    前前后后經過多次磋商與談判,2006年元月,由中國鐵建、中土公司、南京北亞投資有限公司和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總公司,共同成立的“中土北亞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尼方簽訂了合作開發經營165平方公里的萊基自由貿易區項目的合同,陳曉星兼任拉各斯萊基自由貿易區開發公司董事長。3月,自貿區總體規劃得到尼日利亞聯邦政府與拉各斯州政府批準,并獲得30平方公里的土地占用權證。項目分3期建設,第一期10平方公里的園區被命名為“中尼經貿合作區”。今年2月,城市規劃完成,并已實質性啟動。目前,英國殼牌、美國雪佛龍、中興通訊等34家大型企業簽訂了入園投資意向協議。

    我們趕到萊基自由貿易區采訪時,正巧碰到項目合作方拉各斯州政府代表、萊基全球投資公司總經理迪索,他高興地展望了自貿區的美好前景:“一期大約用5年時間建成,屆時將有200多家企業來安家落戶,每年為當地貢獻稅收近5000萬美元,吸納當地就業3萬人,這是拉各斯州經濟發展出現革命性變化的新起點!”

    善始善終  鍛造“人才工程”

    “在海外施工,企業形象代表著國家形象,職工形象代表著中國人的形象。”中國鐵建負責海外發展業務的副總經理扈振衣這樣對記者說。

    中國鐵建不僅高度重視內部人才的鍛煉培養,而且善于吸納東道國的人才資源,大力實施海外機構人員本地化戰略;同時,力做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的引路人,加強對當地人力資源的培訓和鍛煉,善始善終地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實現共同進步。

    漫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的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由中國鐵建中土公司承建的橋梁、隧道、地下道和大規模混凝土構筑物。“關鍵是人才,”中土集團阿聯酋代表處總代表孫衛國這么解釋競爭力,“在阿代處,一個項目經理帶一個工程師、一個工段長就干得了國際工程。”從阿布扎比至經濟中心迪拜和重要城市艾茵的高速公路上,幾乎所有橋梁和地下道都由阿代處承建。阿代處成立迄今累計施工的橋隧數量超過百座,均為提前和按期交工,質量合格率為100%,沒有發生任何人員傷亡和安全事故。

    “這兒是個人才培訓基地,”孫衛國邊說邊數,“你們認識的中土集團的兩位副總陳曉星、袁立,中土東非公司副總經理兼供水四期項目經理陳思昌等,都曾在這里工作過。”

    經過多年的海外磨煉,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還培養造就了一批能勝任當地經營管理的人才隊伍,1978年出生的劉程彥是其中的佼佼者。2000年參加工作,2003年12月被派到迪拜負責公司承接的第一個項目阿爾法丹大樓。工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是所在的瑪瑞納區施工進度最快、施工質量最好的項目,開發公司專門組織在該區域工作的10余家監理公司和近20家承包商前來觀摩,十八局集團迪拜公司和阿爾法丹項目也由此聲名大振。其中的很多公司都主動邀請劉程彥參與投標。2005年8月,他升任迪拜公司總經理,在不到兩年時間里,便實現了迪拜公司靠貼牌經營、搞勞務分包、替人打工到創出品牌、進行工程總承包的跨越。

    在坦桑尼亞,供水項目四期的高壓管道焊接施工現場,焊花飛濺。來自國內的高級電焊工楊波師傅正手把手地教當地工人句瑪如何焊接。楊師傅告訴記者,這里采用了目前國際上一流的焊接技術,他現在帶的4個本地徒弟過去都是農民,學了快一年,基本能獨立操作了。句瑪說,“感謝中土公司給我工作機會,感謝師傅教給我一技之長,將來我能回家開個焊接鋪子了!”經過長達兩年多的培訓和鍛煉,項目培養出了12名優秀的當地高級電焊工,他們的技術不僅能保證項目在維護期內維護工作的順利進行,也為坦政府今后自主從事項目實施積累了專業技術人員。

    中土東非公司總經理趙佃龍表示,“做好一個海外項目,還要帶出一支本地隊伍。”供水項目經理部在開工之初就制定了當地勞動資源和技術資源的培訓計劃,工程施工管理中也大力推動當地化,先后就地招聘各類技術工人340名、各類管理人員45名、各類技術員50人,并有計劃有目的地對他們進行培訓。兩年多來,供水項目先后培養管道焊接、測量、高級木工、鉗工、鋼筋工、瓦工、油漆工、電力技工等各類當地技術工人近500余名,其中具有高級水平的超過150人,為當地蓄積了可觀的人力資源。

    “從中標近13億美元的土耳其高速鐵路項目,到聯合拿下62.5億美元的阿爾及利亞高速公路工程,再到總投資達83億美元的尼鐵現代化項目,我們海外項目承攬額的不斷擴大靠的是什么?”中國鐵建總經理金普慶不無感嘆地告訴記者,“靠的就是互利共贏、造福所在國的和諧理念;靠的就是發揚老鐵道兵不畏艱險、吃苦奉獻、勇闖市場的拼搏精神!堅持這種理念和精神,我們就能樹立起中國鐵建在海外良好的品牌和形象。”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連年躋身全球500強的中國鐵建,其排名已由去年的第485位快速上升到第384位。無數的事實可以驗證:今天的中國鐵建,正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朝著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集團邁進!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